•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7-09-08 22:45:06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孙晓珊 林怡然 通讯员 吴锦龙

      

    空港经济区砲台镇塘边四村新貌。林碧鸿 摄

        记者从空港经济区近日召开的有关会议获悉,该区将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围绕“垃圾日清、污水处理、村道硬化、水岸同治、绿满家园、人畜分离、旧屋修缮、新屋戴帽”八项核心内容,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实现全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确保2018年全区88个村(社区)全部建成新农村。

      坚持以点带面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空港经济区将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农村面貌的根本抓手,围绕“共建共享美丽家园”这一主题,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明年底完成全区垃圾日产日清和雨污分流工作。

      在推进垃圾日清方面,该区将建立垃圾清扫收运制度,实行“门前三包”;健全专职保洁队伍,确保每50户配置1个以上保洁员;规范垃圾处理设施运营使用,确保每村有1个垃圾收集点、每个镇(街道)有1个垃圾转运站;加快推进13座垃圾压缩站+公厕一体化项目建设,其中渔湖镇、溪南街道、凤美街道、京冈街道各1座,地都镇、登岗镇、砲台镇各3座。同时,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由新农村建设咨询委员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提交村党组织决策,由村民委员会向村民收取保洁费,向辖区内工商企业、个体户和种养户等经营主体根据日常垃圾产生量收取一定的环境保洁费用,专门用于环境卫生保洁。

      在治理生活污水方面,该区将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确保污水纳渠纳管排放,区内全域实行高标准“雨污分流”。各村(社区)将按区统一设计的方案和标准,组织村内毛细管网建设,接入区污水处理主管网,未纳入生活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的村庄采用生物厌氧、人工湿地等高效耐用、稳定达标、简便适用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确保到2017年底前,地都镇完成镇村污水连片整治,榕江新城片区启动镇村污水连片整治;2018年底前,登岗镇、砲台镇片区启动镇村污水连片整治,全区各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暗渠化。

      着力优化环境

      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体现。空港经济区将深入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全面整治垃圾、污水、畜禽污染,消除“脏乱差”现象,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打造幸福家园,提升农民幸福感。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该区将着力推进自然村村道、巷道硬化,各村(社区)环村路、主干道按安全通车标准进行硬化,确保到2017年底前,60%以上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2018年底前,各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全面清理农村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水上漂浮物、障碍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实现水系贯通,确保到2019年底前,全面消除村庄黑臭水体;拆除岸边乱搭、乱建、乱占的违章建(构)筑物,还水于民;推动驳岸生态化、湿地化整治,不断提升水体自我净化能力,重塑“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乡风貌。

      此外,该区还将开展村头村尾、房前屋后、路边、溪边、池边绿化美化,提高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的绿化覆盖率,形成路有树、街有景,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乡村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家园;全面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管理,科学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规划养殖区,实行人畜分离,禽畜集中圈养;加强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对有居住利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旧村落、旧民居进行修缮,保护历史建筑形制,确保留住乡村风貌和田园乡愁;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住房规划管理和风貌管控,对水泥框架结构、“火柴盒”式的新屋,突出潮汕特色,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规范进行“戴帽”整饰,形成风格统一、错落有致、新旧协调的村庄风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