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从新港路到琶洲,科研院所直通“创新集聚区”
  • 从新港路到琶洲,科研院所直通“创新集聚区”

    时间:2017-09-05 19:33:4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史谅

     

      从新港路一路向东,即可到达海珠区最东端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符超军 摄

      新港路自西向东,紧挨着珠江岸线,从海珠昌岗路向天河科韵路延伸;路上,密密麻麻坐落着国字号、省级、市级等科研院所。高密度的科教、科研资源让这里成为广州人才和科研富集的重要象征。

      放眼世界,美国波士顿的128公路、英国剑桥工业园区、素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无不依托周边顶尖科教、科研的资源而崛起。作为世界上知名电子工业中心的128公路地区的发展,与波士顿的高等院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教授、研究人员乃至在校学生创办高科技企业、技术入股、公司兼职蔚然成风,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对128公路地区的科技发展影响最大,128号公路两旁高技术产业区内的公司,有70%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创办的。

      在《智能转型:从锈带到智带的经济奇迹》一书里,作者阿格塔米尔提出一个论断:智能时代似乎就是“高精尖”技术的代名词,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画上等号。让所在的地区成为世界上最智能的地方,需要有远见、有担当的联络者将机构、政府、企业聚拢到一起。

      8公里的新港路及周边集聚了20多家科研院所,能否撬动“院所经济”的力量,开启驱动地方创新发展的新道路?

      1 打开大门

      科研院所新变革加速资源流动

      新港西路的一座古典的前苏联式风格建筑,是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简称“电器研究院”)总部的所在地。大楼的背后是研究院的大院,未来,这里将形成创新社区,成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器。

      “传统技术可以成为新兴创业者的后盾,两者结合起来提升创新的速度。”中国电器研究院院长秦汉军有此期望。

      中山大学、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自西向东,国字号、省级、市级的科研院依次排开,成为新港路最亮丽的风景线。

      原来的科研院所,既包含工作区又有生活区,一道围墙与外界隔开,围墙之内形成独立的生态,围墙之外联系甚少。有科研院所人士指出,物理上的独立让科研院所自成体系、潜心研发,成为独立的创新单元;而在“双创”时代,科研院所要进一步发展就要跳出“围墙思维”,拥抱外界的资源。

      一些新变革在新港路的科研院所里发生。

      “我们的初衷是让别人走进来,也让里面的人走出去。”秦汉军说。电器研究院计划整合大院内的办公区,打造为面向创新人才和企业的创新社区。一方面允许内部员工在创新社区建立自己的企业,鼓励院内创新,院方给予资源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引进社会创新企业和人才,以研究院专业的技术为他们提供服务。

      “我们跟一般孵化器、园区不同。很多创新只是对某一项专业技术比如互联网上萌发一些创新的思维,但是具体到产品上创新企业还有很多路要走。怎么开模具、怎么加工、怎么建立生产线都是需要解决问题,而我们能为此提供解决方案。”秦汉军说。

      中国电器研究院打开大门,创新社区面向三类创新企业,一是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第二是新能源汽车,第三是互联网。“我们的选择都是根据自身的业务及专业优势而定。”他说,以家电行业为例,家电国家检测中心坐落在此,研究院内部具备了完整的家电产业链配套,企业只需要设立企业和销售产品,中间的环节包括厂房规划、设计,建造实验室,产品认证、检测都能在研究院找到相关服务。

      华南城市学会会长、暨大教授胡刚认为,盘活科研院所资源探讨了很多年,但在实操层面一直有一些壁垒。科研院所靠原有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就限制整体的动力及个人的创造力,与企业、社会的交互相对滞后。因此,在新的背景下,科研院迈出创新发展的步伐至关重要。

      “我们正在作出一些改变,往上契合城市的发展战略,往下是直接对接市场需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七所”)有关负责人说,希望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与广州市深度战略合作契机,打造一个基于信息通信的上下游产业链创新集聚区。搭建一个科技创新、产业孵化、技术服务平台,并提供产品试验及第三方检测等个性化配套服务。

      2 技术“补给站”

      创新“小巨人”向科研院所靠拢

      今年高考前一个月,像素数据的工作人员分外忙碌。协调考场发货、测试软件升级、检查设备……临时的产品包装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中使用的3200台考生身份验证平板做最后的准备。

      去年,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像素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被新闻媒体赞誉为“高考防作弊神器”的人脸/指纹身份证信息采集验证移动终端(PID368)。在国内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高考标准化考场,全广州市7万名考生能在15分钟之内完成身份验证。

      据了解,公司已成立将近20年,其间二易其址,但始终没有离开过新港西路的辐射范围。

      “之所以选择留在这里,周边强大的科研力量是主因,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难免有迈不过去的技术‘坎儿’。”广州像素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姚若光说,公司与中山大学两个团队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其中的一个团队是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单位。“要在人脸识别行业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很需要周边科研院所在关键技术的‘加持’。”

      从全世界来看,无论是英国剑桥科学园、印度班加罗尔还是国内的各种“谷”都无法撼动硅谷在全球创新链上的地位。其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斯坦福等高端学府为硅谷提供了一个世界顶尖的知识生态。

      坐落于新港西路135号的创新明星——广东方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十多年来即便市值上升了150倍,却从未离开中大周边。公司一方面依托中山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中山大学智能交通中心合作成立“中大—方纬交通信息控制联合实验室”,开展智能交通领域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走产学研联合发展的道路,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分析提供依据。

      得益于智慧城市的迅猛发展,去年方纬科技获得上市公司佳都科技7000多万元的投资,原股东广州中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知识产权作价800多万元向其增资。资本的助力为方纬科技开拓智能交通市场注入强大后劲。

      位于海珠区中山大学北门的中大创新谷是依托于中大科教资源建立起来的涵盖创业、打磨、技术、融资等方面的创新孵化器。中大创新谷负责人表示,要激发中山大学及周边地区国家级科研单位创新潜能,就要把科研院所独特专业优势以及跨学科人才和知识储备库用活。在对周围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的知识补给的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或鼓励技术人员创业实现更多转化、外溢,最终通过科研院所带动创新企业成长,形成创新生态圈。

      目前,新港路上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梯次交错”的格局,既有电子七所、中国电器研究院、海洋研究所等“单打冠军”,又有杰赛科技、数娱科技、像素数据、梵美国际等具有高成长价值、高附加值的中坚力量,以及众多细分领域的后备军团。

      越来越多企业投向科研院所的怀抱,两家与电器研究院深度合作的创新企业准备近期向技术源头靠拢。“一家来自安徽,一家是花都本地,这两家企业都将进入我们的体系中深度融合。其中,花都的企业面向智能设备市场,计划进入电器研究院花都基地进行技术扶持和补给。”秦汉军透露。

      3 创新快车道

      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从新港路一路向东,经过琶洲展馆,到达海珠区最东端,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正在热火朝天建设当中,未来这里将是腾讯、阿里、复星、唯品会等众多行业巨头的办公场所。

      根据《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未来琶洲将以互联网服务及新媒体、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量子通信、电子商务、新型金融、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发展为主导,到2025年,示范区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2000亿元,带动琶洲西区向万亿级创新产业集群迈进。

      从鹭江出发,开车15分钟即可到达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地铁8号线与新港路的走向几乎重合,乘坐地铁就可以从西端中大直达东端琶洲,耗时不超过20分钟。物理距离的缩短,让科研院所和琶洲互联网企业形成直线联系。

      “我们将为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京东等电商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中国的标准化改革、消费品结构升级和产业进步。”去年底,“阿里巴巴、苏宁易购新兴商品产业标准联盟”宣告成立,率先推出“联盟级标准”。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中国电器研究院将联合国家级质检中心协助电商做好入驻产品的质量把控,为行业、消费者把好产品质量关。

      除提供检测技术支持外,中国电器研究院与阿里之间还存在更深层次合作的可能。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早已落子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未来琶洲阿里巴巴项目将打造成该集团在华南地区新兴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

      “新港西路是技术研发总部,已经聚集了一大批自动化、计算机软硬件、化工、系统工程等各领域的专家和创新人才,可以为未来产业合作提供技术指导。此外,我们在花都区建有成果转化基地,在广州开发区建有电器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国家级检测平台,这些优势未来都可以和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产业相结合。”秦汉军说。

      落户琶洲大部分企业已着手产业的谋划布局和转移导入。比如,科大讯飞华南总部已落地,并在海珠区设立“易听说”在线英语学习项目公司;复星参投的琶洲和睦家医院项目已落地,并在海珠区设立医疗投资板块华南总部;腾讯除微信平台外,已将QQ邮箱和手机安全软件的研发、销售及相关业务转移到广州,腾讯孵化器项目已落实选址正筹备建设。今年上半年,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已开展实体业务的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232%。

      从传统科研院校集聚的新港路,到万亿级创新产业集群的琶洲,意味着打通从创新源头到产业化的快车道,这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产业想象。

      “当前互联网产业存在一种新的现象,行业巨头们正转身成为孵化器,‘腾讯创业帮’‘网易创业系’等就是生动的例子。科研院所也有类似的功能,未来从通信行业出去的这群科技人员或许将成为下一代CEO。”有科研院所观察者预言道。

      在早前的广州创投周启动仪式上,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提出“把海珠打造成创新岛”,统筹琶洲东中西区和南区规划建设,打造世界级“琶洲创新特区”,探索一条以信息经济为龙头的经济发展新路径。

      在未来规划中,新港路强大的科研力量将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连接并聚合,成为广州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朱伟良 陈思勤 宾红霞

      实习生 史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