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斗门首批救灾应急专项资金5000万已到位
  • 斗门首批救灾应急专项资金5000万已到位

    时间:2017-08-30 17:28:4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24日,珠海斗门白蕉多处堤岸被撞坏,工作人员正在紧急加固。王荣 关铭荣 摄

      在挺住“双台风”袭击之后,斗门灾后复产重建密集启动。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受“双台风”接连夹击的复产重建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斗门首批救灾应急专项资金5000万元已于28日到位,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用于该区电网线路修复、教学设施设备损毁修复、水利损毁设施修复、民政救济及赈灾物资采购等方面。与此同时,《斗门区救灾复产重建工作总体方案》送审,方案提出23项措施,全力做好斗门区救灾复产重建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

      最强警戒

      提前进入“临战”状态

      23日12时50分,今年第13号台风“天鸽”进入南海后成长迅速,24小时内实现强度4级跳,最终以强台风强度在珠海金湾区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成为今年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

      “天鸽”异常凶猛。加之恰逢七月初二天文大潮的影响,登陆期间伴随狂风、骤雨、大潮,斗门各出海口河道的水位均出现急剧暴涨,引发海水倒灌,部分堤段出现最高风暴潮水位。斗门区三防办数据显示,其中录得白蕉水文站2.38米、白藤大闸3.68米、乾务大冲闸2.32米,全区各河道均出现不同程度超警戒水位0.5~1.7米。

      险情、灾情随即从一线传来:白藤湖西堤两侧全面过水,白藤头低洼地水浸深度达0.5~1.5米,26个建筑吊塔倒塌,市政道路绿化乔木大部分倒伏折断……

      最危急的险情发生在白蕉联围,受船只和风浪冲撞,护卫磨刀门水道的白蕉东八围堤段,超1500米防浪墙破损及内坡冲刷,近2000米海堤成“险堤”。

      “天鸽”过境后的种种数据显示,这已经成为历史上影响斗门最严重的台风之一。

      最强台风来势汹汹,斗门以最高警戒状态“绷紧神经”。

      早在20日,当“天鸽”穿过巴士海峡后,预测可能对广东沿海造成严重影响,防御台风的冲锋号已在斗门吹响。

      “全区要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克服麻痹思想,严阵以待!”仅隔一天之后,斗门区防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提前进入临战状态,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

      22日,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区长马洪胜再次召开会议,对防风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随着台风应急响应等级的逐步提升,防御行动全线铺开。

      23日上午10:30分,大涌水闸,一艘从江门新会前来避风渔船遭遇“天鸽”携来的暴雨,船员无法下岸,岸上工作人员手挽手连成一股人墙,在风雨中向被困船员伸出援助之手,使船员得以平安撤离。

      回港避风船只570艘,上岸避风1140人,安全转移低洼地、危房、施工工地人员14751人,全区20处庇护场所全部开放,对所有施工工地进行地毯式检查,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加高加固低矮堤段4.1公里……

      按照“五个百分百”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在“天鸽”来袭之前,斗门迅速实现了临险人员100%安全转移,打响了防台应急的第一枪。

      最暖人心

      全民守护美丽斗门

      就在“天鸽”登陆前夕,提前进入临战状态的斗门,由4119人组成了116支抢险队伍,已经在基层待命,随时准备出动抢险救灾。

      “白蕉联围东八围被船只和海浪冲撞,速来抢险!”23日下午1时许,就在“天鸽”刚刚登陆不久,接到险情报告的白蕉三防办,就立即出动100人规模的抢险队伍,在狂风巨浪的拍打声中,火速赶往受损围堤抢险。

      另一边,在台风“天鸽”登陆前,就已评估到可能出现大面积停电情况的广东电网,提前集结2000余人的抢修支援队伍。23日当晚,珠海斗门供电局便与来自惠州供电局的支援部队对接,数小时后的24日凌晨4时,惠州方面600人组成的队伍,风雨兼程地抵达白蕉,当夜开始灾后抢修工作。

      恢复生产生活刻不容缓!“天鸽”刚一过境,在大面积停水停电的境况下,一场全民参与的救灾复产战役,火速在斗门打响。

      从23日下午开始,从斗门城区的大街小巷、社区、工地、企业,到斗门农村村庄的田间、鱼塘,都是忙碌着的身影,一场斗门人民自发参与、全员出动的修复美丽斗门的大行动正在展开。

      在斗门镇旭日陶瓷公司,面对灾情,企业上下全力以赴开展生产自救,工人们连续多日紧张地清理和打扫,争取尽快恢复生产。

      “我们目前已聘请了7个维修队对厂房进行维修,厂区各条生产线也在抢修当中。在26日通电当天,公司便组织人员进行灾后复产的准备,预计一个星期后,企业能够复产。”公司总经理宁红军说。

      在斗门,除了旭日陶瓷,像格力凌达、粤新太平洋造船等大型企业,也在全面积极地展开灾后修复。

      供水维修人员刘立志,站到了爆管抢修的第一线,几乎三天三夜没好好休息。汽车司机和吊车司机与抢修队伍一道,从修复好的地点赶赴下一个抢修点。

      从近万名机关干部职工、党员志愿者、3530人次青年志愿者、8457人次市政环卫工人,到难以计数的小区保安、一家老小……在台风造成的破坏面前,无数斗门人奔赴抗灾一线,他们从一根树枝、一块砖头开始,并肩携手、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最大合力

      拟推23条措施复产重建

      然而,仅仅在“天鸽”登陆4天之后,在斗门全区人民忙碌地修复家园之时,今年第14号台风“帕卡”再度沿着相似的路线向广东袭来。

      一场救灾复产的攻坚战,与抗击“帕卡”的防御战同时展开。经历“天鸽”创伤的斗门,这次更加坚强,同时也更为谨慎。26日夜里,白蕉联围堤段,400余名抢险人员彻夜奋战,8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对白藤大闸重点防控,确保水闸排涝安全。此时,1953人已经安全入住庇护所。

      幸运的是,“帕卡”最终较为平静地绕道远去,擦肩而过,斗门再无新增灾情报告。

      27日中午,台风影响减弱后,斗门人再次响应号召,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1700人第一时间集中投身清障通路,建筑行业600余人和60多台工程车辆全部出动,冒雨开展S272清障清洁工作。

      这时,社会各界的温暖信息也像潮水般涌来。当天下午,斗门区红十字会,时代地产向斗门区政府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救灾复产、重建斗门人的美丽家园。

      而在此前,世荣兆业已经先人一步,捐赠1000万元。

      党委政府的力量则更加彰显。为确保受“双台风”接连夹击的复产重建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斗门区28日下午宣布,经多方筹集,首批救灾应急专项资金5000万元已到位,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并将用于该区电网线路修复、教学设施设备损毁修复、水利损毁设施修复、民政救济及赈灾物资采购等方面。

      与此同时,《斗门区救灾复产重建工作总体方案》送审,方案提出23项措施,全力做好斗门区救灾复产重建工作。

      截至8月28日,斗门全区高压电网实现全送电,主干道和城区道路基本完成清障通路,供水、通信基站基本实现全面恢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