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虎门长安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挑战
  • 虎门长安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挑战

    时间:2017-08-28 19:06:0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黄少宏

      当年虎门大桥的开通将虎门长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8月18日,中山至深圳水上巴士的首航仪式在中山港客运码头举行,这条“水上深中通道”再次让人们关注“深中通道”对未来珠江口城市竞争格局的影响。

      “水上深中通道”只是珠江东西两岸交通格局改变的一个小插曲,在其背后,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的深中大桥,则将全面改写珠江东西两岸的城市交通格局。

      深中通道将深圳与中山的车程从之前的数小时缩短至20分钟,珠江东西两岸将因此更紧密地拥抱在一起。舆论普遍认为,深中通道一旦建成并投入使用,东莞作为通道城市的区位优势将被削弱。

      在此背景下,处在虎门大桥和深中通道之间的虎门、长安两镇,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空间格局巨变中的具体影响仍待时间的检验。但面对未来城市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虎门、长安这两个“超级大镇”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能否继续领跑东莞乃至珠江口的镇域经济发展,令外界期待。

      策划:江强 统筹;黄少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何明强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1 凭借区位优势抢占发展先机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犹存。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康有为的一首《过虎门》,说明了虎门区位优势以及自古以来的地位。

      改革开放之初,依托优越区位优势,虎门的发展引领城市之先。1978年7月,时为东莞县第二轻工业局设在虎门境内的太平服装厂与港商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同年9月15日,太平手袋厂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编号为“粤字001”。

      太平手袋厂的成功,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多港商到太平手袋厂参观后,放下了对内地政策的各种顾虑,并决定来内地投资建厂。转眼间,太平手袋厂附近就建起了五金厂、拉链厂、印花厂等一系列与手袋厂配套的“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开启了虎门镇经济现代化的征程。

      太平手袋厂落地虎门镇,恰逢制造业成本上升转移之时,内地成为香港资本的首选之地,而拥有地缘优势的虎门镇成为当时港商的投资之地。

      依托港商资本的涌入,虎门镇在服装产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虎门服装从引入香港衣服摆卖“洋货街”开始,由自发成市到顺势建厂、再由政府因势利导,形成了如今有相当规模的服装产业集群,成为南派服装发源地。虎门服装制造业每年各式服装产值在500亿元以上,成为东莞市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与虎门相邻的长安镇,同样将目光投向香港,他们引入的是以玩具生产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长安人凭借毗邻深圳的地理优势,凭借服务以港人引港人,以商人引商人,让长安镇在20年间从农业区变身为工业城。

      “虎门镇服装产业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香港资本和技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虎门成为香港时尚的转运中心。”虎门镇一位老干部谈起早年招商的经历,虎门镇毗邻香港,连接广深两地的区位优势成为制胜法宝,广深高速、107国道等,使虎门镇区位交通优势日渐凸显。

      虎门大桥的开通更是将这种区位优势发挥到极致,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虎门成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节点区域。

      1997年7月1日,为向香港回归献礼,横跨珠江口东西岸的首座大桥——虎门大桥建成投入使用。

      开通20年来,这座被誉为“中国第一跨”的虎门大桥始终源源不断地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珠江口东西岸之间输送,截至2016年底,累计收费车流量3.94亿车次,年年创新高,成为珠江口当仁不让的交通大动脉。

      在这一大桥的带动下,东莞市成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大通道,来自香港、深圳的人流资金流在前往中山、江门、珠海等地时,虎门镇成为重要的节点。

      虎门大桥与广深高速一举奠定了东莞市区位发展优势,承接香港、深圳资源,连接珠江两岸资源,居于交通枢纽位置。得益于虎门大桥、地理位置等区位优势,长安镇、虎门镇经济快速腾飞,成为东莞市经济领头羊,今年两镇GDP总和有望超千亿元,可谓“富可敌市”。

      2 区位价值重塑带来全新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一座虎门大桥已无法满足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黄埔大桥、粤港澳大桥、虎门二桥、深中大桥等陆续开建,虎门、长安两地引以为傲的区位优势伴随着珠三角交通大格局的升级而发生改变,新一轮的区位价值重塑,让虎门、长安两镇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作为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桥,深中通道的路线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与深圳侧连接线对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岸,终于横门互通,全长24公里。

      作为连接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的公路直连通道,建成后深圳、中山两地过江时间只要20分钟左右,深圳将有更大的珠江西岸发展腹地。

      此前,在陆地交通上,虎门、长安两镇通过广深、沿江两条高速前往深圳前海地区,车程需要20分钟。从这一角度看,虎门、长安两地与深圳所累积的地理空间优势将被抵消,直接面临来自珠江西岸中山乃至珠海等地的竞争。

      目前,中山市正在依托深中通道密集布局,在“十三五”期间将投入1400亿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交通建设,重塑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价值。

      无形的竞赛已然开启,深圳企业投资珠江西岸步伐按上了快捷键。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后,中山市发改局统计显示,其近3年已接纳230多家深圳企业落地中山;江门市工商部门统计,已有198家深圳企业在江门投资,同时,深圳企业在江门设立的分支机构达225户。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曾表示,虎门、长安镇支柱产业与珠江西岸不少地区重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深中通道开通后,虎门、长安面临更多对手。

      “不仅要面临招引深圳创新溢出效应的压力,甚至还需要面对自身产业被‘挖角’的可能。”长安镇一家不愿具名的高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就接到来自珠海某镇的邀请,其提供的土地、教育配套、税收等政策均大幅度优于长安镇,企业正在考虑搬迁事宜。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的形成,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大动脉带来交通格局大变动,虎门、长安两地面临新的挑战。

      3 借滨海湾新区平台重获优势

      当前,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窗口期,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通车,东莞现有的区位优势将会弱化,面临的城市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这在东莞市一级层面已有共识,

      实际上,面对深中通道带来的区位优势隐忧,东莞市已有所行动,其在与深圳毗邻之处大力建设滨海湾新区,并将其视为东莞市未来30年增长的引擎。

      有观察人士认为,面对步步紧逼的竞争压力,东莞市在毗邻深圳的区域开辟滨海湾新区这一全新平台,有助于承接香港经济辐射和深圳创新发展溢出效益,是东莞市为今后城市竞争布置的先手棋,旨在抢占窗口期,提升城市竞争力。

      虎门、长安作为滨海湾新区开发的中心战场,实际上承担着未来数十年内,吸纳香港、深圳等周边优质创新资源的重担,将为东莞打头阵,尤其是深中通道开通后,将更多为东莞吸纳优质人流、物流、信息流,使之成为东莞市对接深圳前海、大空港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的新高地。

      可以想象,深中通道为虎门、长安镇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未来将难以承接低端制造产能。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虎门、长安镇要逐步将由于土地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利润低下的产业向其他地区进行梯度转移,进而转向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兴信息和节能环保等新兴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进而为东莞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际上,长安镇具备千亿元智能手机产业链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落地,尤其是在研发创新领域,日益紧缺的土地曾一度让长安镇难以引入有关资源,而滨海湾新区为长安镇提供了全新发展空间,为其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提供了强力支撑。

      就虎门而言,缺乏高端产业引领的虎门镇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挑战,滨海湾新区未来的产业布局带来的深水港、生物医药等产业,无疑为虎门镇丰富产业层次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和无限发展可能。

      4 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面对着深中通道可能带来区域弱化的隐忧,虎门、长安镇也已有所行动。在加快城市副中心战略带动下,两镇均在致力于城市品质提升,以求在未来城市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近年来,虎门镇积极优化交通布局,经过数年的建设,路网和城市框架不断完善,其城市味道越来越浓,已具备中型城市雏形,商贸物流发展潜能释放,其已逐渐成为一座综合性的城市,并逐渐摆脱产业专业镇发展路径依赖。

      虎门镇委书记叶孔新多次强调,虎门将按照珠三角一流标准、现代化中等城市格局,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推动科技、金融、产业、城市“四融合”,建设珠江口湾区节点城市。

      随着京港高铁虎门站、地铁2号线虎门站、沿江高速虎门段、虎岗高速虎门北出入口实现通车,虎门镇正在向区域性交通枢纽转变,从而焕发更多新的活力。

      记者从虎门镇获悉,凭借优越的交通位置和价格优势,虎门镇已吸纳超过万户的深圳客购房,且大部分购房者为高素质人才,一旦城市配套发力,将“客人”转变为“主人”,引进并留住这些高素质人才,虎门将拥有无限的人才潜力。

      此外,土地、行政效率、服装和电子产业方面的优势,仍让虎门保持优势。虎门还将抓住滨海湾新区建设的机遇,作为滨海湾新区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未来发展潜力可以期待。

      目前,虎门镇内,随着万达、万科等商业综合体、滨海大道的建设完成,城市味道浓厚,城市颜值日渐提升。

      叶孔新曾表示,虎门处于“接受深圳辐射的第一线,对接自贸区的最前沿”,虎门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电商集聚、综合改革等多方优势,按照市里提出的“主动对接、融合互动、错位发展、竟合共赢”的工作思路,着力做好虎门对接自贸区的各项工作。

      长安镇依托千亿级企业步步高集团,已构建领先的智能手机产业。以当前步步高集团优质产能的扩张速度,长安镇只需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瞄准智能手机芯片、摄像头、显示屏、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进行招商,对接深圳优质产业转移,继续巩固长安镇已形成的产业优势,就有望保住优质产业集群。

      当前,虎门、长安两镇也在积极扎实推动城市品质提升,通过城市品质提升,来增强对高端产业和高素质人才的承载力。两地经济总量今年有望超千亿元,可以预见,一旦城市品质提升,有了庞大的市场加上优越城市环境,虎门、长安在传统专业镇产业优势上将获得更大发展。

      ■专家说法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

      提前布局借珠西推进产业共建

      “过去深圳加东莞组成的完美产业群,在产业领域内,深圳和东莞的边界已相当模糊。随着深中大桥的开通,香港资本、深圳的创新力量通往珠江西岸更为便捷,会改变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配置格局,对东莞市承接和扩散内外资源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总体上看,这一影响是正面的。”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东莞与深圳已建立较为密切产业协作关系,这种关系不会轻易就会改变的。

      他说,即使在虎门大桥建成之前,虎门与南沙间轮渡客运、货运码头已是珠江东岸通往珠江西岸的重要通道。虎门大桥开通后,区位交通优势得到了强化,正是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虎门、长安镇才成长为巨型镇,如今仍受到了香港、深圳甚至广州三座超级城市的滋养,发展态势良好。

      “当然,深中通道的规划开建,为东莞与珠西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但要提醒虎门、长安不要沉溺于当前的发展区位优势。两镇需根据自身特点,弥补自身短板,利用深中大桥建设的窗口期,加快产业升级和城区转型的步伐。” 陈鸿宇认为,经过30多年的长足发展,虎门、长安积累的财富和产业、技术能力,可用于城市品质提升,从而为城市和产业升级奠定基础,“滨海湾新区拓展出的发展空间和以往积累的平台优势,将为虎门、长安提供更强大的发展动能。”

      当前,虎门镇正在朝向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迈进,其商贸旅游正在发力,而长安镇智能手机产业异军突起,两地产业更新速度在提升。

      “这就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深中通道建设,像虎门、长安这种经济强镇,更要深刻认识深中通道带来的新机遇,加强与珠江西岸的产业合作,借助珠西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共建,通过深中通道和虎门通道两条臂膀,拥抱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陈鸿宇建议,借鉴深圳产业转移的经验,虎门、长安两地提前谋划布局,形成虎门总部、长安总部加珠西制造或虎门资本技术、长安资本技术加珠西制造的模式,提升自身在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他指出,借助深中大桥便利的交通条件,长安镇和东莞的部分制造业企业的装配环节能够外迁至珠西的江门、高明腹地,腾出更多的空间承接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促进产业高端化。随着虎门二桥落成和虎门渡口扩大,虎门镇应将发展方向更多地转向隔海相望的南沙新区,要更积极把参与南沙自贸区的投资、建设,利用南沙自贸区的政策,为虎门产业拓展发展空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