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深圳经济“期中考” 你所在的区成绩如何?
  • 深圳经济“期中考” 你所在的区成绩如何?

    时间:2017-08-08 21:55:2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上半年区域经济“创新高” 数据一览

      创4年新高

      ●罗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7.14亿元,同比增长8.6%,GDP创近4年同期新高。

      创5年新高

      ●龙岗区固定资产投资355.84亿元,增长29.8%,增速创5年新高。

      创10年新高

      ●南山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4家,推动名义增速高达18.8%,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

      南山反超天河,夺回“广东经济第一区”宝座;“新锐”坪山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以12.1%的GDP增速排名深圳第一;在全市“第三经济大区”争夺中,龙岗继续以微弱优势险胜宝安……近日,随着深圳各区陆续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一幅新的深圳区级经济图谱逐渐浮现。

      王者归来

      南山重夺“广东经济第一区”宝座

      2016年上半年,广州天河区GDP在连续数年追赶中首次超越南山区,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前三季度,天河区GDP一直领先南山区,直到最后一个季度才被南山反超。而今年一季度GDP较量中,天河区再次以951.8亿元的体量,超出南山区107亿元。

      不过,在近日公布的南山区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南山又反超天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山区实现全区生产总值1940.1亿元,同比增长9%。天河区上半年GDP为1930.76亿元,增长9.6%。南山以10亿元的微弱优势成功捍卫“广东经济第一区”宝座。

      南山区二季度经济缘何走强?在近日举行的南山区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汇报暨第三季度重点任务交办会上,南山区区长王强特别提到,上半年新增上市企业11家,超过全省增量的1/5,辖区税收增长势头喜人。

      上半年,南山区经济实现“高位过槛”。在第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完成“二季度增速不低于一季度”的工作部署,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完成目标任务,特别是在总量上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工业形势明显好转,可比增速7%,新引进了传音制造、万普拉斯等一批百强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4家,推动名义增速高达18.8%,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显示出南山区工业结构处于“低端淘汰、高端引进”并行的态势。

      南山区“三驾马车”表现不俗。上半年,南山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8.8亿元,增长28.4%,规模和贡献率均排名全市第一。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69.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5.6%。社会消费在环球易购、分期乐等垂直电商平台和新引进的比亚迪供应链、华明国际贸易等百亿级批零企业的带动下,保持平稳有序增长。在跨境电商和旅游购物出口的促进下,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四上企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在南山表现优异,去年南山新增的1000多家“四上企业”,上半年贡献增加值约240亿元,差不多弥补了华为终端外迁造成的GDP缺口,也表明南山经济的后续潜力。

      后起之秀

      三大主导产业发力,坪山发展势头猛

      今年是坪山设行政区元年。今年以来,坪山以“新锐”之区态势不断突破,上半年GDP达246.13亿元,增长12.1%,增速全市第一。另外,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6.8%、社消零总额增长9.6%,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各区(新区)第一。

      作为坪山经济的重要支撑,工业发展尤其是实体经济在上半年发展良好。该区3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7.96亿元,增长15.9%,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8.7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4.1%,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约5.3%。

      坪山区努力打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达516.02亿元,增长32.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5.3%;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03.24亿元,增长45.3%,占全区GDP比重为41.9%。重点企业沃特玛、赛诺菲、鸿合创新等表现突出,分别实现产值110.13亿元、18.66亿元、14.26亿元,分别增长241.3%、220.1%、56.0%。

      同时,坪山区也力促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的提速增效。针对高新区、中心区、未来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坪山区全年计划投资63.1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37.72亿元,完成59.8%。

      其中,在高新区规划建设方面,坪山区正在加紧编制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重点研究推进高新区南片区6平方公里土地二次开发,目前整备方案已基本研究确定,力争尽快启动拆迁,为高端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坪山中心区建设方面,全力推进中心区扩容提质,加快编制中心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着力打造以坪山大道为主轴的东部商务中心。

      智能制造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今年5月已经深圳市批准正式挂牌。目前,坪山区已制定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方案,规划用地面积6.7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地、智能制造基地。

      季军之争

      龙岗凭规上工业优势,险胜宝安

      近几年,深圳东西两翼的宝安和龙岗,经济发展一直你追我赶。今年上半年,龙岗区险胜宝安,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十区(新区)第三位。

      上半年,龙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9.52亿元,增长9.6%。全区固定资产投资355.84亿元,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7.4个百分点,创五年来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区工业总量稳居全市第一,第二产业仍为该区支柱产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市排名总量第一,增速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79.25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48.19亿元,增长9.7%。

      在领军企业方面,龙岗区工业前十强企业中,华为上半年产值增速为16.7%,高于一季度4.7个百分点,是支撑全区高增长的中流砥柱;维达力继续保持136.5%的超高速增长,增速位居十强之首;兄弟高登、比亚迪锂电池、神舟电脑、兆驰增速都在36%以上。

      不仅如此,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拉动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47.08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工业产值的80.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43.79亿元,增长13.2%,高于GDP增速3.6个百分点(一季度为3.1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的80.5%。全区各项专利指标均名列前茅,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均稳居全市第二。

      宝安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6亿元,增长9.1%,经济体量和增速稍落后于龙岗区。不过,放眼全市,宝安区上半年的成绩单仍然亮眼:规上工业总产值3048亿元,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31亿元,增长37.8%;税收收入329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亿元,增长13.1%。

      创新要素的集聚与龙头产业的顺利落户,为宝安区下半年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潜力。上半年,宝安区引进诺奖得主2名、中科院院士4名、工程院院士1名。组织1378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818.6亿元,同比增长15.1%。同时,新引进中建南方、中能建、正威、腾讯等一批世界500强龙头企业投资项目5宗,总数达到11宗。签约引进项目47宗,大企业落户步伐明显加快。

      进出口对比

      盐田增速最高 福田总额第一

      深圳市上半年进出口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4%。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加工贸易呈现回暖趋势。从各区表现来看,受区位、产业布局及结构的影响,各区的进出口成绩差异明显。

      今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增速最高的是盐田区,进出口总额为930.30亿元,同比增38.2%,其中,出口总额达716.86亿元,增长62.9%。

      出口企业众多的南山区,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完成值为1259.2亿元,实现18.8%的增长。中兴通讯、大疆等出口龙头企业势头良好,跨境电商和旅游购物出口迅猛发展,进出口总额触底反弹。

      同样实现进出口总额正增长的还有罗湖和坪山。其中,罗湖区进出口总额为1055.01亿元,增长3.3%;坪山新区进出口总额为444.66亿元,增长0.9%。

      十区当中有6个区的进出口增速呈现下降态势。除光明新区外,福田、宝安、龙岗、龙华、大鹏五区的进出口总额均受出口额下降影响。1—6月,光明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7.89亿美元,同比下降6.3%,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为29.14亿美元,同比上升1.8%;进口总额18.75亿美元,同比下降16.6%。市场疲软问题成为光明新区进出口的主要问题。

      福田区进出口总额虽然占据全市各区排名首位,增速却在上半年明显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5月,福田区进出口总额为2682.40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6.8%,同比下降4.1%;出口总额1118.65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5%,同比下降10.3%。

      龙岗区进出口下滑态势有所趋缓。上半年,龙岗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435.52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出口总额1019.79亿元,同比下降4.3%。

      ■相关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飘红”

      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发展也颇受外界关注。

      7月31日,深圳市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挂牌,这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正式挂牌以来培育的首家供应链管理上市企业,标志着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开启了新的阶段。

      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新增注册企业21342家,新增注册资本17240亿元。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931.52亿元,同比增长55.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42亿元,同比增长30.6%;实现税收收入189.91亿元,同比增长20.1%;实际利用外资19.54亿美元,同比增长29.9%。

      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产业发展、新城建设、深港合作、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继续取得新突破,呈现出许多亮点。其中,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3∶77调整为17∶83,三产比例上升6个百分点。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及其他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分别增长31.9%、140.6%、26.4%和59.7%,占比由去年同期的76.3%提高到82.1%。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42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计划44.9%。

      在深化深港合作方面,自贸片区成功举办首届前海深港合作论坛、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港基金小镇揭牌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推介惠港利港政策,香港汇丰、恒生、东亚、嘉里、港铁、周大福等知名百强企业纷纷进驻前海,港企已成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港资企业4603家,注册资本合计4150.68亿元。港资港企经济贡献不断加大,上半年港企实现增加值177.35亿元,占比19%;纳税59.48亿元,占比3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75亿元,占比35.4%;实际利用港资18.93亿美元,占比96.9%。

      片区内企业活力也不断增强。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14.32万家,开业企业数量5.93万家,开业率41.4%,较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前海片区纳税企业3.38万家,有税申报率26.8%,与全市水平相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