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兵哥哥驻村6年,他做了啥赢得村民一致点赞?
  • 兵哥哥驻村6年,他做了啥赢得村民一致点赞?

    时间:2017-07-31 22:25:3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几天前,刘文理结束了两年的调岗,从临海边防派出所调回磨刀门水上边防派出所任教导员。此前,刘文理曾在磨刀门水上边防派出所辖区驻村6年,再回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一切格外亲切。6年间,他走访群众过万户,结对帮扶十余人,帮助贫困儿童升学,帮助收养儿童解决“黑户”问题,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刘文理只是驻守在边防线、边境线上的军人代表之一,他们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用青春守卫着“国门”,践行着“橄榄绿”的光荣使命。在纪念建军90周年之际,笔者走近边防、边境线,领略官兵的坚守与奉献。

      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通讯员 陈文星 肖亭

      主动“支边”为区域经济护航

      暑假到了,将满3周岁的小宝,这个假期最重要的主题就是“陪爸爸”。对于女儿,中山边检站神湾分站执勤业务科科长袁秋虎时常感到愧疚。因为夫妻俩都在中山边检站工作,实在照顾不了女儿,今年两人将两岁多的女儿送进了私立幼儿园。暑假到了,别人都是陪着孩子去参加各种丰富的暑期活动,而自己却不得不让无人照看的女儿来到偏远的磨刀岛上陪自己。

      对于小宝来说,这是一道早已习惯了的“必选题”。每当袁秋虎值班的日子,小宝就跟着爸爸驱车一个小时,从市区来到中山西南部的货运港——神湾港码头。每天多次巡查港口,对出入境的船舶、货物以及人员进行检查、放行……父女俩几乎形影不离,这也让袁秋虎格外珍惜这个假期与女儿的相处。

      神湾港位于神湾镇磨刀岛上,距市区30多公里,诸多企业在岛上投资建厂,大量产品通过水运销往港澳乃至海外。2003年神湾港未对外开放之前,出入境船舶需绕行到中山港口岸接受检查,往返一趟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成本动辄增加几千元。

      针对这一情况,2003年中山边检站主动请缨,选派12名骨干,专门在神湾港设立了执勤点,入驻临时办公生活区。主动跟进服务,船舶随到随检,大大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成本,每年能为企业节约资金几百万元。良好的通关服务环境吸引了更多客商到镇区投资创业,促进了中山西南部经济发展。

      14年过去,神湾港执勤点早已升格为神湾分站,从进驻磨刀岛那时起,身着橄榄绿的中山边检官兵,就已经融入了神湾港这片土地,他们坚守国门,守护着一方热土。今年已经是袁秋虎在磨刀岛上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有时候妻子逢周末也会带着女儿来到岛上探望他,一家三口很多团聚的时光都是在岛上度过的。

      “口岸就是国门,国门在哪儿,我们边检官兵就在哪儿,特别是货运口岸,无论有无船舶进出,边检官兵都要24小时值守,确保口岸限定区域的安全。”神湾分站站长林晓文介绍,去年,全国“粤澳游艇自由行”项目落户神湾。为早日实现中山—澳门“点对点”游艇自由行,神湾分站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选优配强专班,探索游艇会码头勤务模式,创新边检执法执勤服务举措和游艇会码头管理办法,率先探索出一套两地互认、安全快捷的“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边检管控和查验方法。

      2016年11月23日,全国首个游艇口岸在神湾正式启用,往来中山、澳门的游艇可享受“一站式”出入境查验和管控服务,几分钟即可完成通关,往来中山、澳门单程仅需一小时。

      驻村6年用坚守爱民固边

      除了国门线上的边检官兵,在中山的沿边、沿海区域,也时刻能看到另外一群“橄榄绿”的身影。他们扎根偏远村落,固守边境、服务乡民,用青春写下边防线上的“绿色”坚守。他们就是中山边防支队的边防官兵。

      刘文理是位80后,但他已经是一名有着18年兵龄的老兵。1999年,19岁的他正式入伍,2003年,他考入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3年后,他毕业被分配到中山边防支队磨刀门水上派出所,从此成为一名真正的边防警察。边防派出所的位置通常都处于偏远的沿边、沿海区域,而边防民警工作的范围,则是偏远中的偏远。

      坦洲镇新合村是磨刀门水上边防派出所辖区内的一条偏远山村,2009年开始,刘文理正式来到新合村,成为这里的驻村民警。一间警务室、一张床、一个人……刘文理整整在新合村驻守了6年。

      “刚开始,警务室连自来水都没有,只能用海水过滤后的咸水作为生活用水;村里没有路灯,晚上一个人巡逻,碰上狗吠、蛇行是常事。”刘文理回忆,当时警力少、条件差,自己每天只能回到派出所吃饭。最难熬的还是一个人的寂寞,印象中,驻村的6年里,5个春节都是在村警务室或者派出所度过的。但是,穿着这身绿军装,就要热爱边防事业,甘于寂寞、勇于奉献,守护、服务好基层群众。

      2008年“五一”后,新合村贫困儿童曾玉萍突然辍学。刘文理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曾玉萍父亲早故,母亲靠接手工活维持生计,家中还有一个弟弟,生活极度贫困。但曾玉萍刻苦读书,学习成绩在校名列前茅。刘文理耐心劝导,说服曾玉萍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将曾玉萍的情况向上级反映,同年7月,坦洲镇公安分局正式聘请曾玉萍的母亲为雇员,负责派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解决了曾玉萍的后顾之忧。次年6月,曾玉萍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山市龙山中学。2013年,曾玉萍又考上大学,如今她已进入中山一家企业工作。

      据统计,驻村6年,刘文理共走访群众11058户、2365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97条;先后结对帮扶孤寡老人3名、困难儿童6名,其中1人考上大学、2人升读高中;先后帮助50名收养儿童解决“黑户”问题,帮助群众做好事、解难事300多件。群众对其的满意率评价超过98%。刘文理先后获评公安部“爱民固边先进个人”、首届中山市“十大法治人物”、市公安局“十佳驻村民警”、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刘文理只是中山边防官兵的一员,袁秋虎也只是中山边检队伍中的一个代表,新时代的中国军人们身披橄榄绿,坚守在边防线、国境线上,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