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佛山上下联动凝聚大抓基层合力
  • 佛山上下联动凝聚大抓基层合力

    时间:2017-07-26 21:29:33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黄晓晴

    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佛山改革发展,有一个稳定有序的基层环境甚为关键。7月25日,佛山市基层治理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四个治理”,积极探索佛山特色的基层治理转型之路。

    根据部署,未来一段时期,佛山将按照市委提出的“强化一个龙头,构建四个体系”之工作思路,推动基层治理由管理向治理、一元向多元、传统向现代转变,推动基层治理向网络化、法治化、社会化、精细化转型,逐步构建起新型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转型基础坚实

    2014年,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南海区挂点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把“探索基层治理创新”的课题交给佛山,希望佛山为全省提供经验典型。

    之后,每周二到固定地点,直接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诉求,成为佛山镇街领导干部的新常态。据统计,自2014年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直联干部已经累计收集问题79662个,其中96.5%的问题得到解决和回应。直联制探索最终为全省提供蓝本。

    直联制只是佛山基层治理其中一个探索。推动“堡垒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来精准整顿24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行驻点联系制度和“1+N+X”区域化党建上下衔接,“打建结合”整治基层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开展历史留用地、拖欠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农村土地“三乱”案件、农村“三资”管理、土地确权六大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基层治理……三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党建统领、干字当头的理念,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基层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回望过去三年佛山的基层治理工作,市委书记鲁毅给出了四句评语:促进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相结合,“堡垒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以实施驻点直联为重要途径,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能力明显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打建结合,基层“硬骨头”难题得到有效化解;创新制度机制,深化标本兼治,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当前,我市基层状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基层社会正在深刻重构,基层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会议透露,为顺应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未来一段时期,佛山将大力推动基层治理转型。上述成绩为我市基层治理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镇街党委龙头作用

    为解决基层治理转型问题,市委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作为指导我市基层治理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强化一个龙头,构建四个体系”的总体思路,明确了23条具体指导意见。昨日的会议围绕“强化一个龙头,构建四个体系”总体思路对下一步全市基层治理转型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强化一个龙头”,即强化镇街党委的龙头作用,上下联动凝聚大抓基层合力。

    市委这次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市委承担基层治理的统筹领导责任,区委承担基层治理的主体责任,镇(街道)党(工)委承担基层治理的直接责任;在明确各级责任的基础上,市委明确提出要强化镇街一级抓基层治理的龙头作用。

    “突出镇街一级的龙头作用,不是把所有的责任和担子都压给镇街,而是要强化镇街一级直接抓基层的职能。”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雅林指出,从体制架构来看,市、区、镇三级,镇街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一级,由镇街一级主要抓这项工作是比较合适的。

    不过,他同时也指出,要为强化镇街龙头作用提供保障。一方面,推动社会管理职能向下。对直接面向社区、企业和村(居)民的职能和事权,原则上由镇(街道)负责,调整优化对镇街的考核指标,适度增加镇(街道)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法治建设等内容的指标权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镇街统筹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市、区两级基层治理办牵头,建立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对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的约请制度;明确镇街分管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的副书记专岗专责等。

    探索佛山特色的

    基层治理转型之路

    “构建四个体系”,即构建科学的组织动员体系,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基层的坚强领导核心;构建全覆盖的联系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精准服务水平;构建开放的多元共治体系,实现基层治理各类主体联动融合;构建法治化的矛盾化解体系,维护基层长治久安。

    会议指出,要坚持“堡垒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科学的组织动员体系。具体而言,要结合农村城镇化水平、集体经济发展阶段和地方财政支撑这“三个变量”分类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通过“重思想、抓日常、促作为”把党组织自身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大力落实基层党组织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管理监督权四项核心领导权。

    当前,我市在健全完善整个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上下功夫。会议要求,要加强督导,重点解决倦怠松懈的问题,强化自下而上反映问题与自上而下投放资源之间的精准对接,持续强化驻点团队对村(社区)“强班子、带发展、促稳定”的作用,深化以驻点联系制度为核心的联系服务群众体系。要根据区域特色,有针对性地调整布局,深化“1+N+X”区域化党建,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经济社会发达、区域内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大力推动“两新”党组织属地化管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内资源不丰富的地区要结合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增强区域化党建整体功能。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基层服务的精准度和靶向性。

    “面对社会主体的多元化,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越来越难以承担基层治理的重任,建立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治理体系显得势在必行。”会议提出,构建开放的多元共治体系,需积极推动“三个联动融合”。一是继续深化党建与群建的融合,积极推进群团改革,推动基层党建与群建联动融合。二是向社会合理放权,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引导和监管,推动党政力量与社会力量联动融合。三是充分利用我市驻点联系、“1+N+X”区域化党建、兼职委员制度、社区参理事会等成熟制度的优势,进一步扩大非户籍人口融入基层治理的渠道,同时,积极推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非户籍人口与本地人口联动融合。

    推动基层治理转型,最关键的就是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会议要求,要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加强基层治理,解决基层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运用法治的方式防止问题增量。除了加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外,要让各类群体代表都能参与到村居事务治理中来,在村居依法建立一整套利益平衡、调处的长效机制。

    四个治理

    ●突出主动治理,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转型;

    ●突出源头治理,努力破解制约基层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

    ●突出系统治理,建设多元合作、多方融合、多维互动的基层治理格局;

    ●突出依法治理,以法治化为基层治理转型保驾护航。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