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服役14年,他是大山里走出来的“海上活地图”
  • 服役14年,他是大山里走出来的“海上活地图”

    时间:2017-07-21 21:55:05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

      巡航中的严镰明。本报记者张倩摄

      在南朗镇崖口,驻扎着中山边防支队公边44651艇。这里的军人终日与海相伴,担负着边防警戒、维护治安、消防安全等重任。
      严镰明就是其中的一名老兵,入伍14年的他现任航通班班长,四级警士长。他业务能力突出,屡受嘉奖,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6 年评为公安部边防局“优秀人才三等奖”,2009年被广东边防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
      建军90周年前夕,记者抓住严镰明工作间隙,让他讲述了与大海结下的不解“情缘”。
      ■从无方向感蜕变成为“海上活地图”
      今年32岁的严镰明是梅州大埔人,对于生长在山区的他,海是一个神圣的存在。2003年12月,严镰明正式入伍,成为了一名海上信号兵,负责命令传达和沟通。义务兵役期满后,他由信号兵变为航海兵,更近距离接触到他热爱的大海。
      每次出海巡逻时,严镰明总会直挺挺站在老艇长身后,认真观察老艇长怎么操作大艇、摩托艇,遇到重要的点还会做笔记。刚开始他在海上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现在他对中山每条河涌的位置和宽窄都熟记在心。在海域上坚守了14年的严镰明坦言,几乎中山所有的海域、大大小小的河涌他都去过,对澳门、深圳、外伶仃岛等海域也非常熟悉,战友都称他为“海上活地图”。
      严镰明每次出任务时,总会提前做各种工作:计划航线、部署操练、模拟救生……他总要考虑到很多方面:水流的大小和速度、滩涂的位置、河道的宽窄等。
      严镰明最长的一次任务时长134天,那是去年前往香港附近海域执行安保任务,吃住都在船上,原本计划6月举行婚礼的他,把婚礼推迟到了8月。
      ■ 台风天出海救援 亲历“死里逃生”
      当了14年的航海兵,严镰明出海执行任务粗略算来已经上千次,他主要负责海上救助、反走私偷渡、大型安保、打击海盗等重要任务。9年前的一次出海任务让他记忆深刻。
      2008年9月23日晚,台风“黑格比”登陆中山,当晚9时许接到了求救电话:“一艘沙船在中山与淇澳岛交界区域沉了,船上有四名船员!”接警后,严镰明与三名战友立即驾驶摩托艇从南朗横门避风塘出航救援。“一个个风浪高十几米,如一座座大山一样向我们迎面扑来。”严镰明回忆,当时海浪已经淹没了一半的船舱,他们只能一边打水,一边艰难航行。
      因为天色昏暗,很难判断快艇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而风浪又太大。眼看着距离一块坚硬的礁石只有两米的距离,严镰明立马逆风逆浪调转船头,这才避免了摩托艇触礁沉没。当成功救到沙船碎片夹板上漂浮的4名求救者准备返航时,风雨越来越大,他们只能逆风逆浪而行,油箱的油量也开始告急。
      严镰明选择重新规划航线,通过走捷径和滩涂,次日凌晨1时许才平安地回到安全地带。当他们回到办公楼发现,办公楼一楼都被淹了,外面的路也断了,他大呼一口气:“总算活着回来了,真是死里逃生啊!”
      严镰明的教导员曹邦升这样评价他:“这条大艇少了他,总感觉少了份安全感。”

      相关新闻
      我市9月底前建立复退军人服务体系
      本报讯  建军90周年临近之际,前天召开的市民政工作现场推进会传出对于复退军人的利好消息:在9 月底前,中山将建立涵盖各个镇区的复退军人服务体系。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在全省率先由市级财政出资购买服务,招聘24人安排到镇区专职负责复退军人工作,并形成复退军人工作机构设置方案报市编委会审定。火炬区、东区、西区、黄圃镇、南头镇等5个镇区已初步完成体系建设任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