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东莞“十三五”规划:发力七大产业,剑指5000亿元规模
  • 东莞“十三五”规划:发力七大产业,剑指5000亿元规模

    时间:2017-07-20 21:32:09  来源:东莞日报  作者:黄锐 实习生 蔡圣荣

      近日,东莞市印发了《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增材制造(3D打印)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其总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左右等目标。为此,东莞市将安排每年不少于15亿元的资金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给予超大力度扶持,同时在土地、人才、金融、技术和国际合作上给予多项配套。

      产业目标

      培育30家超百亿龙头企业

      作为“十三五”时期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提出,力争实现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左右。同时,培育30家产值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产业集群。

      其他发展目标还包括:“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5%以上,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纳税过亿高新科技企业占比提高至35%,推动10家以上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在产业布局上,《规划》明确要形成“两带多节点”的格局。其中,“两带”一是以松山湖(生态园)为龙头,主要强化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融合发展;二是以东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主要推进东莞市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强与广州多互动;“多节点”,则是指位于“穗莞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中心城区、长安滨海新区以及东莞市的虎门港开发区、横沥科技园、广东银瓶合作创新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功能区。

      发展重点

      七大产业定位各不相同

      对于七大产业,《规划》按产业性质和发展优先度,进行了不同地定位表述。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历来成熟,产业发达,闻名遐迩。对此,《规划》提出,要“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具体来说,大力发展新一代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型业态”,抢占人工智能、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高端环节”,将东莞打造成“世界级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其中,5G技术、核心芯片、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等热门技术都一一囊括。

      对于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规划》定位为“优势产业”,要“加快发展”。其中高端装备制造,要着力攻克机器人制造核心技术,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产业链,同时高档数控加工、先进轨道交通以及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将以松山湖高新区和麻涌镇为着力点,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培育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品牌。

      对于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增材制造(3D打印)四类产业,则被定位为“潜力产业”,要“积极培育”。

      配套扶持

      每年安排最低15亿产业专项资金

      为了保障《规划》顺利落地,东莞市在配套政策上将给与超大力度的扶持。《规划》提出,前三年每年安排不少于15亿元资金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发展壮大三大重点产业,后两年逐步加大四大潜力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贷款贴息、首台套奖励、以奖代补、补助(引导)资金、保费补贴等方式,支持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建设及重大项目培育。

      同时,东莞市将坚决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规划》提出,将通过调整税费返还、财政补助、“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加大土地改造盘活力度。以节约集约土地为核心,统筹整合资源空间布局,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在人才方面,东莞将一系列资金用于战略性新兴企业引、留人才,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例如,对符合条件的成长型企业人才给予5000元-20000元不等的补贴;推进高技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对开设国际课程班的公办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安排学生到境外应用型大学或职业院校实习交流3至6个月,每人每月资助5000元。考取国际或境外(含港澳台)技能资格证书,每人补助5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扶持政策还与“倍增计划”有机结合,包括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支持,优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设立产业并购子基金支持“倍增”企业,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用地指标需求与增长效率挂钩的工作机制等。

      延伸阅读

      “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结硕果

      《规划》还显示,“十二五”期间,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在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以及特色产业基地方面,都有重点突破,为“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方面,2015年,全市手机生产出货量2.74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2.60亿部,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六分之一,总产值超2100亿元;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约680亿元,云计算相关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

      智能装备方面,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6.28亿元,机器人企业数已占全国总数的10%。新能源汽车在轻量化、纯电动中巴领域取得突破,“广东东莞新能源车产业技术联盟”、“东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的相关企业总产值接近千亿元。

      生物及生命健康产业上松山湖高新区优势明显,已引进东阳光药业、博奥生物、三生集团、广济集团、广东瀚森药业等180余家生物技术企业,生命科学相关生物技术产业正加快聚集。环保产业产值近35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品销售产值达411亿元。此外,全市在建、已建光伏电站项目15项,项目总规模46.32MW,LED产业也实现产值近250亿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