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惠州社区银行成长史 :业绩难升或成“鸡肋”
  • 惠州社区银行成长史 :业绩难升或成“鸡肋”

    时间:2017-07-19 21:42:0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张昕

    社区银行内,市民正在办理业务。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当网银、手机银行成为年轻客户的标配,线下实体网点应该如何定位?

      作为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成果,从2013年起,一种以“家温度”为服务内核的特殊银行网点——社区支行为前述问题提供了答案。

      然而,在经历了4年的“成长”后,银行对于社区支行的布局正步入调整期。进入7月,一则“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的30多家‘社区支行’关停”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相关银行表示这是商业银行的自主行为,目的在于调整社区支行布局策略,向金融网络相对不发达的乡镇地区拓展。

      从2014年平安银行惠州分行在惠州首开4家社区银行,到兴业、浦发等银行相继跟进,3年过去了,作为银行传统物理网点渠道的延伸,社区银行在惠州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

      ●南方日报记者 张昕

      1 难升的是业绩:

      社区支行很难实现盈亏平衡

      兴起于2013年,社区支行目前已走过4年的发展历程,其设立主体是中小型商业银行,成立的初衷正是“普惠”两个字。

      所谓“社区支行”,是银行网点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设置在社区之内,定位于服务周边居民,在营业时间、网点布局、业务范围等方面均与传统网点有很大不同。

      从业务范围看,社区支行主要经营理财销售、个人贷款、财富管理、缴费结算,同时还定期开展商户优惠、金融知识讲座等活动。因为不做现金业务,没有了柜台,只配备了一两名工作人员以及齐全的智能自助设备,2014年9月刚刚开门迎客时,平安银行惠州分行所设立的4家社区银行,让很多人“很不适应”。

      “受传统银行网点设立模式的影响,人们认为没有现金交易业务、没有工作人员的地方不像银行,实际业务发生量并不多。”平安银行惠州分行位于市区麦地一居民小区的社区支行工作人员透露,或许是基于这样的观念,3年时间来,社区银行的业绩表现并不好。

      与业绩提升难相对应的,是这种不办理现金业务、只对私不对公的新型网点,面临的门庭冷清局面。

      连日来,记者选取了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仲恺高新区的6家社区银行发现,人气冷清成了众多社区银行的通病,记者于工作日上班时间分别在6家社区银行门口观察1小时左右,仅有1家社区银行有顾客进入,且用的是自助存取款机,其余5家均无市民光顾。

      相比之下,位于6家社区银行隔壁或同一条街道的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网点,排队叫号的景象则较为普遍。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比较闲,现在更像是自助服务厅。”位于惠阳区市政广场的一家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社区银行工作人员有2名,一个月里有半数时间都有些“清闲”。

      当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办卡的时候,工作人员则表示,卡机被同事带出去了,暂时办不了;当咨询贷款业务的时候,工作人员则表示“拉存款有任务,没有贷款任务”。

      在门庭冷落之下,社区银行则要面对的是盈亏平衡问题。

      “社区支行只有非现金业务,例如卖理财、开卡、开网银之类,而且开在小区中,客户对象也相对有限,大多是中老年人,在这两个条件下,社区支行很难实现盈亏平衡。”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社区支行的数量越大,只能“赔钱赚吆喝”。

      2 转变的是观念:

      培养社区居民新的使用习惯

      对于传统银行动辄数百平方米的营业网点来说,便利店大小的建筑面积,两至三台ATM机,一两个员工,这几乎是惠州所有社区银行的“标配”。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有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其所在的社区银行并没有固定员工,员工均实行轮休制,不过,相较于业绩乏力、人气冷清,社区银行最大的成果在于,通过社区银行内的智能自助设备,帮助人们转变了金融服务的观念,培养了社区居民一种新的使用习惯。

      如目前惠州各家社区银行内都设立的自助远程在线开卡机,就让不少惠州市民开始接受“无网点、无人工、无纸化”的智能金融服务方式。

      采访中,惠州各家涉及社区银行经营的零售部负责人也都表达了一致的观点,认为对于网点覆盖面不广的银行,社区银行可以弥补网点覆盖不足的缺陷,社区银行的意义并非吸引客户到网点,而是依据这个网点,对周边进行营销。

      “最大的变化是看到市民在智能自助设备上购买理财产品了!”惠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社区支行的负责人表示,目前也在探索一些新的融合式金融服务,包括与快递公司合作,免费为小区居民送包裹上门,以及融合社区生活服务卡等。

      只是,当社区银行在帮助市民转变金融服务观念(往无纸化、无卡化方向)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助推电子银行的普及应用。

      “目前的问题是,整个金融消费者的用户习惯中,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了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很多客户甚至连正常的全功能物理网点都不愿意去,更何况这些功能几乎全被电子银行涵盖的社区支行。”曾刚表示,从这个角度看,社区支行似乎沦为了“鸡肋”。

      同样的结果回到近期北京地区30多家社区支行关停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客户习惯上看,北京地区的个人客户更青睐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路径,作为线下网点,社区支行的客户群体变得越来越窄。

      相较于北京地区社区银行的关停,经过记者调查了解到,惠州目前有60多个有条件设立社区银行的小区,但从2014年至今,惠州也只开了6家社区银行,3年时间里在数量上并没有变化,而按照部分银行设立之初的构想,这个数字在3年内预计可达15家以上。

      ■专家观点

      可考虑作为

      银行线下场景

      “聚合点”

      有机构做过测算,一个社区金融网点一年的投入不超过50万元,只要吸收5000万元左右存款就可盈利,那么,在“赔钱赚吆喝”都不一定有效的情况下,社区银行该如何调整方向继续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支行应以移动电商为切入点,为社区周边的商户和居民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平台。具体来看,可增加服务场景,继续与社区周边商户拓展业务往来,转化社区支行功能,将其作为未来银行线下场景的聚合点。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发展社区金融,关键是走入社区,并非简单将网点开进社区,而是要将人缘、地缘做透,增强社区居民客户的黏性。如有的银行将简易网点开进社区咖啡店,有利于将客户流量进行互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社区支行本身要坚持“轻型化、场景化、智能化”特点,在“场景化”层面,社区支行要融入到社区场景,还要接入一些其他场景,比如和互联网公司合作,进行流量的导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