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农业大市如何实现“绿富美”?惠州的答案是…
  • 农业大市如何实现“绿富美”?惠州的答案是…

    时间:2017-07-13 22:54:4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叶石界

      ■新闻连线

      “我们种植面积很大,但绝不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高毒农药、滥用化肥。我们选择使用有机肥、由辣椒水制成的植物药,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在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位于惠阳平潭镇的生产基地,该公司董事长助理伍一辉指着眼前绿油油的青菜告诉记者。

      低毒或无毒农药、有机肥的使用,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安全,也大大减低了农业面源的污染。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很早就纳入了惠州这个农业大市的重要工作日程,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

      今年年初,由民盟惠州市委会提交的《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被列为今年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一个重点提案。

      近日,作为主办单位的市农业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提案的办理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出了进一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工作思路:以突出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种养结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整治畜禽养殖业,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绿色化举措禁养区关闭近6000家养猪场

      “如果直接将猪粪、废水排到河里,不仅会导致水质严重恶化,而且滋生细菌,激起猪流感、手足病的问题,危害人畜的健康。”横沥镇泰安养殖场负责人练凤兰说。

      日前,惠州市召开了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整改工作会议,副市长刘小军强调,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推进整改工作,促进惠州市畜禽养殖业走上健康、生态、环保的轨道,为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畜禽养殖污染只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缩影。

      所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于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给土壤和水体环境带来的污染。

      惠城区横沥镇农技站站长邱浓光告诉记者,过去一些农民购置便宜劣质高毒农药、采用水唧筒喷药、农药选择混乱、凭感觉用药等不当做法,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过量施用化肥则会导致土壤结块硬化。

      一直以来,惠州都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

      3年多前,惠州市政府出台了《惠州市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和布局(2013-2022年)》,重新划定了全市畜禽禁养区,组织开展全市畜禽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清理关闭禁养区养猪场5948家,清理生猪约110万头,实现了禁养区“零污染养殖”。

      在种植业方面,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农家肥和有机肥、秸秆还田,以及绿色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举措,稳步推进清洁生产;2015年至今,顺利完成了180个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控点布设等相关工作,并先后在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开展土壤治理修复技术的探索与示范。

      通过这些举措,惠州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推动2.5万户农户参与世行项目投入1.2亿元

      2014年,世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开始实施,惠州是最早参与的城市之一。

      3年前,平潭镇新岗村的种粮大户黄春贵,虽然担心少用化肥可能减产,但还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申报了世行面源污染项目。使用指定的高效低毒农药、购买指定的配方肥、高效电动喷雾器等等,按照世行项目的要求,一造下来,黄春贵发现并没有减产,还获得了40元/亩·造的补贴。

      同样在2014年,练凤兰也申请了世行项目牲畜废弃物治理示范工程。如今泰安养殖场生猪存栏量4000头左右,每天会产生100吨左右的粪水。为解决这个问题,她在养殖场配建了沼气池,为周边上百家村民免费提供沼气,而沼渣和废液则作为养殖场龙眼、荔枝的肥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利用率,练凤兰装配了新设施,污水经过处理后不仅基本没有臭味,而且还可以直接排入外面的水渠而不存在污染。作为世行项目首批试点的养殖场之一,这个工程项目获得了130多万元的补贴,占总投资的65%。

      “经过3年的探索,世行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惠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4年至今,惠州在实施世行项目上投入了近4000万元,建成了养殖场牲畜废弃物治理示范项目9个,在9个乡镇实施环境友好型种植示范项目,这3年来有1万余户农户参与其中,治理耕地面积近20万亩次,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15%以上,农户増产增收10%,在省组织的考核中,多次获得优秀等次。

      该局提到,未来还要扎实推进世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比如将实施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项目镇16个,世行贷款面源污染项目投入1.2亿元,涉及农户达2.5万户,并力争将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创建为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县区;组织17家大型养殖场参加世行牲畜废弃物治理示范工程,实现15.6万头猪每天产生的3800吨废水达标排放或零排放;等等。

      要“面子”更要“里子”给力“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作为农业大市的惠州,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生态农业的升级。锚定“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要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离不开全市农村环境的根本改善。站在农业发展来看,首先便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乡村、山水的美,不仅要“面子”,更要“里子”。如果说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塑造一个新农村的形象,那么面源污染的治理,则是将绿色基因植入农业发展内涵的重要举措,让农业实现“绿富美”。这也是惠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绿色进行到底的惠州,正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该市将以突出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化肥和农药零增长、种养结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整治畜禽养殖业,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争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具体措施上,将开展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推进种养循环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行节水节肥生产,推广科学使用农膜技术和可降解地膜,减少白色污染;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的探讨与示范等等。

      对此,该市给出了量化目标。

      到2022年,全市生猪存栏控制在80万头左右,巩固禁养区“零污染养殖”目标,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8%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到90%以上,畜禽粪便等有机肥养分还田率达60%,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达60%,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40%以上。农药使用量不超过近3年平均数,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持续发力,无疑正在为惠州“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宏伟蓝图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叶石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