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农村大变样 西岸农综改样本“逐个数”
  • 农村大变样 西岸农综改样本“逐个数”

    时间:2017-07-12 20:09:5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姚水波

    西岸农综改样本“逐个数”

    村事自己管 集体有收入 村容变了样

    自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以来,西岸镇党委、镇政府借着改革的“东风”,全面开展“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工作,“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到了自然村,村民积极参与村中事务,逐步完成“土地整合确权”工作,村民原来零碎分布的土地变成一块;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居环境发生大改变,农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村干部给力了

    样本:陵田村

    “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农村经济普遍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收入少,这客观上让不少村干部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他们在村里挂个名,却长时间在外打工……”曾经,西岸镇陵田村的情况就是这样。

    陵田村原来的村长常年在外打工,村中事务没人管,“脏、乱、差”现象突出。自西岸镇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后,“三个重心”下移到村,陵田村的村民积极响应党委和镇政府的号召,要求重新选举村干部的意愿强烈。

    在佛山陶瓷厂做中层干部的黄良强赢得村民选举,积极肩负起陵田村村长的职务。

    新一届的村干部热情高涨,村民们积极参与村集体事务,村集体从原来的无人管向“人人争着管”转变。2014年,陵田村成功创建“清远市美丽乡村”,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有钱了

    样本:青草洞村

    “以前的甜橙要运到连州卖,而且才卖2元/斤;现在游客到果场自己摘,卖4元/斤,不但价格翻了一倍,而且还省了运费。”西岸镇青草洞村的村民说。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以来,青草洞村的村民积极做好“土地整合确权”,村民原来“零碎化”的土地变成了“一整块”,规模种养殖产业变成了可能。

    青草洞村集体一致决议,通过盘活集体的空置地,自发筹集资金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整改村容村貌,结合村中主要产业(甜橙)和乡村旅游,走“乡村采摘游”模式,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体验,村民以此实现了增收。

    通过整合土地,西岸镇各村纷纷发展适度规模的机械化耕种,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西岸镇在农村综合改革过程中,在各村创建了“农事服务超市”,为农民提供集“犁耙田、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烘干”于一体的农事服务,此举不仅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还解决了农村因青壮年外出而缺劳力的问题。

    农村变干净了

    样本:冲口村

    “以前这里是垃圾堆,河面也漂浮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垃圾堆散发出阵阵恶臭,路过的人都掩着鼻子才敢经过;现在变干净了,每天都有专职保洁员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一位村民指着冲口村委会对面的河岸说。

    这种在村边堆放垃圾的现象,过去比比皆是,尤其是村中倒塌的旧房子,成了村中不约而同的“垃圾堆”,“垃圾包围农村”现象严重。

    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以来,西岸镇党委、镇政府下定决心,大力整治镇村人居环境,先后购置了两辆“压缩清运车”和一辆16吨的“垃圾转运车”,同时还购买了一批垃圾桶,并大力兴建一批垃圾池,确保每个村民小组都有“环卫设备”。

    为切实提高人居环境的整治效果,西岸村和清水村的环卫工作被“服务外包”,而其他村民小组则按“每500人聘1名保洁员”的标准而成立了一支专职的保洁员队伍,镇政府对这支队伍实行奖罚机制管理,确保各村卫生整治长效实施。2015年,西岸垃圾中转站正式投入使用,形成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处模式。

    随着西溪河堤整治的完成,西溪河原来“垃圾横流”,如今河水清洁,美丽。整个西岸镇的人居环境正在发生极大的转变。

    农村条件好了

    样本:51个美丽乡村

    “这里连村民开个会的场所都没有,闲暇之余也没个聊天、休闲的地方,倒塌的旧房子成了垃圾堆,村巷道还是泥土路,房前屋后的排水渠成了滋生蚊蝇的臭水沟,村民晚上出门要靠手电筒照明……”这是西岸镇一些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前的景象。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西岸镇呈现点多、面广,全面铺开的态势,极大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据了解,2014年,西岸镇4个村成功创建“清远市美丽乡村”。在这4个村的示范带动下,2015年新增了19个,2016年成功创建了28个,截至目前,西岸镇51个村成功创建“清远市美丽乡村”。

    不少村都实现了巷道硬底化,安装了路灯,建有公厕,有的还建起了文化室、公园、广场,实现了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过去倒塌的房子是村民的“垃圾场”,如今成了村民的菜园、果园,干净、美观。有些村则将空置的农房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住宿,以此增加收入。

    如今,一些村的文化广场上,每逢天气好的晚上,便能看到一群中老年人在柔和的音乐声中跳着广场舞,村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文 南方日报记者 姚水波

    通讯员 陈文彪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