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去年平均每3天就有1宗港资项目签约落户惠州
  • 去年平均每3天就有1宗港资项目签约落户惠州

    时间:2017-07-01 21:34:01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田铁流

      惠州是内地最大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供港新鲜蔬菜占香港地区进口蔬菜总量的40%;香港是惠州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地区,惠州外资企业中数量最多的是港资企业……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近20年来,惠港两地交流越来越频繁,两地在经贸、科技、人才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惠港两地合作更为紧密。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新签港资直接投资项目112宗,合同利用港资直接投资额10.95亿美元、实际利用港资直接投资额6.8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新签外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的72.7%、51.3%、59.7%。记者梳理发现,去年平均每3天,就有1宗港资项目签约落户惠州。

      惠州外资企业中数量最多的是港资企业,不少企业成为骨干企业。图为港资企业伯恩光学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批准设立港资企业7789家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惠州紧邻深圳、香港,便于承接深港的外溢。

      作为珠三角后起之秀,近年来,惠州从“高铁时代”到“航空时代”再到“城轨时代”,4年“三连跳”创下的“惠州速度”,让惠州一步步迈向全省重要的区域枢纽。作为“两港三网”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去年惠州掀起高速公路建设大会战,全市过境高速公路达13条,通车里程633公里,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二。

      由于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加上交通联系越来越方便,港资企业“扎堆”落户惠州。

      细数惠州的骨干企业,不少都是港资企业。记者梳理发现,在惠州投资的知名香港企业,就有和记黄埔、旭日、金山、新世界、中建电讯、南旋及伯恩光学等。港资企业在惠州的投资遍及第一、二、三产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箱包、家具、灯饰、工艺品及五金塑胶制品等行业。

      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批准设立港资企业7789家,占全市外资企业的76.7%,累计合同外资港商直接投资金额264.1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62.9%;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港商直接投资金额174.7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61.5%。

      与此同时,香港也为我市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19宗,其中13宗项目在香港。

      惠州在学习、借鉴香港的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香港则在与惠州的合作中拓展了产业空间和内地市场,更加繁荣稳定——双方在互惠互利中实现了发展共赢。

      惠州成为大湾区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平台

      与港澳密集对接的背后,是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时代背后的重大机遇。

      实际上,从2016年5月出台的惠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16年11月发布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再到2017年1月的市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被写入其中。

      盘点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不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在湾区中,香港、广州科研实力雄厚,深圳是全国的科创中心。这些城市的优势最终都需要依托制造业来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

      惠州作为全国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制造的智能手机、液晶显示、车载电子等产品的产量、市场份额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形成移动通信、平板显示、LED、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5大产业集群。

      在这其中,不乏港资企业的身影。伯恩光学便是一个典型。落户惠阳短短几年,伯恩光学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玻璃制造商,是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手机背后的“隐形冠军”。

      实际上,随着惠港两地合作越来越紧密,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与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刚刚在我市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上,180多所高校与350家企业成功牵手,交易科技成果696项,签约金额39.9亿元;其中,惠州企业揽下456项,签约金额24.87亿元。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如今的惠州,正日益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集聚科技成果的“洼地”、科技成果交易的品牌高地,惠港合作的空间愈加广阔。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温家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