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大亚湾区: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 大亚湾区: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时间:2017-06-29 21:49:5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蔡雯

      >

      政企对接推动项目建设,“人才绿卡”服务政策减少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服务好企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我长期在香港,对内地的公司注册政策真的不了解,他们就主动帮我跑,帮我问清楚要哪些资料,甚至复印件都帮我准备得妥妥的,1个工作日就办完公司注册手续,之前这不敢想象。我有朋友在外地创业,最头痛的就是办手续,有时一个审批手续等大半年”,弭永利对大亚湾服务企业的高效、贴心赞叹不已。弭永利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是大亚湾区引进的首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目前,大亚湾区的企业服务月活动正在有序开展,已收集企业反映的70多个问题,正在努力解决。同时,今年,大亚湾区还以企业服务月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企业培育计划”,为企业化难题、解困难,促升级。

      不过,集中开展企业服务业活动只是大亚湾区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始终将服务企业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大事、要事,类似弭永利得到的政府“保姆式服务”在该区已经成为政府服务的常态。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大亚湾区在企业服务月期间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300多个,已基本落实解决。服务好企业又在推动该区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4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2.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亿元,增长13.9%,税收总额(含海关代征)108.2亿元,增长25.9%。

      建立无障碍的政企对接

      壳牌、中海油等石化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服务。例如,大亚湾经济开发区专门成立了惠州炼化二期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区委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区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住建、国土、海洋、环保、城市执法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每周召开一次例会,收集需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几年来,惠炼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属区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同时,该区建立了项目推进领导(部门)挂钩联系、倒逼等制度,所有工程都按项目的建设进度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及时得到供地,所有配套工程和项目同步建成。

      与此同时,大亚湾区管委会与中国海油惠州炼化公司建立了政企沟通对接机制,定期召开惠炼二期项目政企对接会,听取项目方意见建议,共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据介绍,政企对接机制对项目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项目建设营造了上下联动、内外互通的良好氛围。几年来,惠炼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属区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

      比如,针对惠炼二期项目进口设备需要两次申报、两次查验、两次签证的通关情况,该区协调检验检疫部门,率先实行泛珠三角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新模式,企业直接在当地向检验检疫部门申请报检,一次申报完成报检手续后,直接在深圳盐田口岸办理货物通关手续,免去以往二次报检的繁琐手续,提高了设备通关效率。

      “人才绿卡”已发放85张

      惠州莱佛士制药技术公司总经理、海归博士叶伟平在去年就拿到了一套“绿卡”和服务指南,他可凭卡在大亚湾区享受工商税务办理、科技金融支持、医疗服务及子女教育等10方面的绿色、优先服务。

      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是大亚湾践行“用平台造就人才,用服务凝聚人才”理念的一项举措。绿卡”服务指南明晰列明持卡人员可享受的10项服务和政策。比如在工商税务登记方面,可享受申请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手续时专人服务、快速办结等;科技金融服务方面,可优先申请政府主导的各种风投资金,研发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推荐,研发团队可优先申报市、区组织的科技创新团队评审。

      截至目前,共发放人才绿卡85张,为持卡高端人才办理子女入学、医疗保健、落户安居等“当日办结”服务105人次,其他“绿色通道”服务311人次。

      “小小‘绿卡’体现了大亚湾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和尊重。”叶伟平博士说,以后更期待在科技金融方面能够享受优先扶持,“这才是政府对企业创新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支持”。

      大亚湾区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对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绿卡”服务政策,可减少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繁琐手续和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创业。

      据介绍,在服务企业人才方面,大亚湾区近年来不断健全完善相关人才政策体系,重点引进和扶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长,努力拓展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功能等,推动了该区创新人才加快聚集。此外,通过打造一流的人才科技载体平台,创造有利于“高尖端”人才发挥的舞台。区内建有包括国家石油和生物能源检测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3家认证检测机构、30家企业自主创新平台。

      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为加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大亚湾区进一步优化完善“1 7N”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其中,在鼓励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方面,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等。

      据统计,在“1 7 N”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引导下,2016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R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