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大山深处的美丽蝶变 ――康县创新推进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见闻
  • 大山深处的美丽蝶变 ――康县创新推进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见闻

    时间:2018-01-12 16:55:2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洪文泉

      大山深处的美丽蝶变

      ――康县创新推进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见闻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洪文泉

      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陇南市康县八成以上群众居住在高半山、深山峡谷及林缘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近年来,康县立足县情实际,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电子商务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实践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特色脱贫之路。记者近日前往康县采访发现,昔日那片“世世代代走不出”的大山,正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

      青山依依,碧水潺潺,小桥、石路蜿蜒曲折……虽然已是冬季,走进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却仿佛走入一幅洋溢着江南风情的山水画中。

      晨雾中,花桥村村民徐得华在自家门口忙碌着,院中的柿子树上喜鹊叽叽喳喳,她身后新建的2层小楼,既是自己的家,也是村里闻名的客栈。客栈不远处的菩提树旁,徐得华还有一处农家乐小院,小院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菩提山庄。

      “我们这里处处都是风景。”徐得华说,以往,一家人围着几亩核桃和花椒忙活一年,收入却寥寥无几。这几年,当地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自家也依靠政府提供的补贴盖起新房子、办起农家乐。这几年,她家的农家乐的收入年年攀升,2017年,仅客栈就收入4万元,农家乐有10多万元利润。

      “不砍一棵树,不毁一眼泉,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底线。”长坝镇镇党委书记杨寿松告诉记者,5年前,花桥村还有126户贫困户。为从根本上改变贫穷面貌,当地政府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农村环境的改善,又依托全域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花桥村贫困户减少到41户。

      “以前都是身处大山盼着出去,如今家门口的一切都成了风景。”花桥村村民赵智感叹道。短短的几年时间,随着乡村面貌逐步改善和旅游产业的步步提升,村子也先后荣获“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和人文奖、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现在摇身变成了康县旅游的亮丽名片。

      产村融合的发展路子

      岸门口镇中节河流域有7个村,由一条通村公路连接。脏、乱、差、穷,在以前几乎成了中节河流域各村的“标签”。

      在中节村村民何定兰老人的记忆中,村里的女孩嫁出去不想回娘家,外面的姑娘根本不愿嫁过来,年轻的小伙子为了不当光棍,外出务工后也不愿回来……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近年来,康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整村整流域推进、特困片区开发、易地扶贫搬迁、环境保护治理相结合,提升流域内房、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县整合贫困村基础设施等各类资金3200多万元,引导群众自筹1.2亿元,整流域全面实施易地搬迁、旧房改造、人畜饮水、设施农业、绿化美化等项目,成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00余亩,建成食用菌大棚100个,带动28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全流域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120元。

      同时,县里还累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65个、各种产业协会290个、扶贫互助金协会330个,创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示范点30个,完成农业增加值2.25亿元,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2.28亿元。

      “现在过的好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如今,何定兰的儿子外出务工,儿媳种植的6棚香菇一年下来有5万多元的收入,自己和儿媳、孙子一起住在新盖的2层小楼里,不光有了自己的小汽车,连专用的车库都盖得有模有样。

      随着人居环境和富民产业的发展,中节河流域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中节村就吸引了来自山东、江苏、云南、四川等地的“外来媳妇”13人来村里安家落户,这个原先困扰村里大龄青年的大难题,随着村里的发展迎刃而解。

      共同小康的美好憧憬

      午后的阳光温暖地照在山间,平洛镇团庄村村民张永奇正在自家院里晾晒新加工的挂面。

      几年前听说村里要实施整体提升工程,张永奇的心里疑问重重:“我们祖祖辈辈走不出的大山,谁愿意走进来?家里四代人住过的老房子,不会因为发展旅游被拆掉吧?”

      令张永奇意想不到的是,村里发展旅游,不但对家里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进行加固维修,还提供补贴为他和弟弟一家盖起一栋新式小楼,如今弟兄两家9口人住在一个院子里,打工的打工,种花椒的种花椒,就连自家手工制作的挂面,都成了游客上门抢购的“伴手礼”。

      “村里的老房子成了文化遗产,我们算是住在博物馆里了。”张永奇笑道。如今,村里的老房子和古桥被评为省级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外出务工的儿子又在北京安了家,家里的喜事一件接一件。

      康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的实施,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些难题得以破解,群众的内生动力得以激发,脱贫攻坚进程正在深入推进。

      据介绍,截至目前,康县已累计建成生态旅游型、古村修复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文化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294个,4.13万户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之梦,惠及贫困户10909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7%。

      时下,走在康县山区的乡村里,村舍整洁,空气清新,新修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花园各具特色,村民们个个心里充满了对小康生活的美好憧憬。康县用实践绘就出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秀美画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