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扶贫:既要精准,更要精神
  • 扶贫:既要精准,更要精神

    时间:2017-03-29 10:35: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成兆文

      成兆文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值得关注,即伴随贫困人数的减少,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中,精神性致贫因素越来越凸显,如何搞好精神扶贫显得越来越重要。

      贫困现象的构成要素很多,概括起来无外乎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物质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料的匮乏、经济要素的缺失等。精神的贫困则表现为,一些贫困人群不但缺乏积极改变自身贫困命运的能力和办法,更重要的是缺乏改变贫困命运的主观愿望,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封闭保守,一些贫困者“等靠拿要”的思想严重,在精神上缺乏改变自身处境所需要的积极性、紧迫感和创造性。甚至,在极少数一些地区极少数人形成了以贫为荣、以不正当致富为荣、喊穷装穷的“乞讨”亚文化。应该说,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短期内消除,一旦某种文化心理积淀日久,就会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在当前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提倡和推进精神扶贫非常必要。

      一是继续宣扬劳动致富、致富有理的基本理念。要帮助贫困群众形成正确的荣辱观,积极与那种安于贫困落后、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思想作斗争。提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常识,应褒扬那种依靠自己诚实劳动希望过好日子的群众,批评和教育极少部分安于现状的人。

      二是通过成功典型示范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自身贫困现状的强烈愿望和信心,让贫困群众意识到,只要改变自身的精神世界,自立自强,通过想办法等诸多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身贫困命运。应多宣传劳动致富的正能量人物,少宣传一夜致富的投机分子和不劳而获只叫人“扶”起来的脱贫户,让精神脱贫成为社会共识,使自主脱贫者感到光荣。

      三是应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单有主观愿望还不行,在改变封闭环境的同时,必须提高自己的致富本领。这个本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扩大信息渠道、教育培训、致富技能上下功夫,把教育引导农民走自力更生之路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作为精神脱贫的治本之策。

      四是努力创造贫困群众改变自身贫困状态的社会条件。人们既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客观世界,也可以通过改变客观世界来塑造主观世界。拓宽和创造致富的基本途径是精准扶贫的根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致富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发生良性互动,才能将精准扶贫持续有效地推进下去。

      五是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穷则思变的思想理念,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舍我其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动担当意识,提倡和形成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劳动为荣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脱贫文化。

      六是需要建立健全奖勤罚懒、自立自强的评价机制和体制。关注靠劳动改变命运的贫困群众,增加群众的参与感,让勤劳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实惠,按照劳动的质和量,设立精神扶贫的相关奖励办法和基金制度,树立精神扶贫的人物典范。

      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许多经济发展后进省份,应大力解放思想,激活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率先提倡和推行精神扶贫,不妨胆子更大一点,步子迈得更快一点。

      (作者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