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新年俗”加速度
  • “新年俗”加速度

    时间:2019-02-16 17:33:22  来源:  作者:

    风俗起源于生活,并随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而改变。随着大众文化消费意识增强,“新年俗”更新换代的节奏更快了――

    “合家欢”不一定需要喜剧

    “看新春电影,如同看春晚小品,图的是一个‘乐’字。 ”这是大多数人近十年来的观点。 “春节看电影”这一新民俗的兴起,从贺岁档的概念延续而来。所谓“贺岁片”,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香港,一般是指在元旦、春节这种辞旧迎新之际上映的,以轻松幽默为主要特点且能满足观众节日观影需求的影片。贺岁档影片一直以“恭贺新春”为噱头,趁着这个观影量较大的时机上映,争取能够取得较高的票房。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以来,影院过大年,喜剧独占鳌头。电影爱好者讨论最多的是冯小刚、周星驰。

    但是,“影院年俗”近年来发生了新变化。 2018春节档的火热场面仍然让人记忆犹新:电影院里的人山人海、57亿元的档期总票房成绩、大年初一创历史纪录的单日12.77亿元票房记录、《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总票房均过3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的辉煌,令春节档赋予了整个行业无穷的活力,也使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熊出没・原始时代》《神探蒲松龄》《小猪佩奇过大年》7部影片成为主力军。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达58.4亿元,观影人次达1.3亿。其中,2月5日,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达14.43亿元,刷新了去年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纪录。喜剧片和动画片历来是春节档的常客,今年春节档仍然延续了喜剧加动画的格局。但其中话题度最高、票房最高的目前仍然是科幻片《流浪地球》。从去年春节档后期发力的军事题材《红海行动》到今年一上映就饱受关注的科幻题材《流浪地球》,人们兴奋观影的同时,发现原来这个以合家欢为主题的新民俗,观看喜剧片不是获取快乐的唯一方式。

    大多数观众认同这一观点,即2019年春节档的最大惊喜,是中国电影收获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省影评学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人们为“过大年看电影”这项娱乐活动买单的初衷,不再是影片有没有笑点,主角是否有名气、有颜值,而是这部片子是否能够验证“质量为王”的市场铁律,是否能为大家带来积极的能量与愉悦的审美回味。这是电影产业走向成熟的表现,更是大众文化消费层次提升的表现。

    “黑科技”融入传统民俗

    科技手段一直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顺带改变了春节这一年中最重要时刻的生活习惯。每到岁末年初,科技公司都将基于大数据手段所采集的数据及分析,宣布为“新年俗”,不管你是否认定它具有营销目的,但确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风俗处于不断流变之中。一些不符合时代进程的风俗不断式微与消亡,与此同时,一度淡化的传统年俗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新妆呈现。

    春节期间的芜湖鸠兹古镇,游客们会耐心等待晚间上演的非遗项目“打钢花”。当然,很多夜间开放的庙会上也出现了水幕电影、无人机表演等新式项目。在传统庙会的参观中,游客往往走马观花,或者漫无目的地闲逛,但部分庙会设计的AR实景导览,让游客一目了然。 AR创意与现实游艺设施相结合,更是为游客带来浓浓的沉浸式体验。春节贴春联是不可动摇的新春习俗之一,目前市面上一些AR春联的出现,让这个习俗变得更加有趣。比如融入AR技术的春联产品,普通用户只需要用手机QQ的扫描功能对准春联,便可以在手机屏幕中看到生动的AR形象。旅行途中想拍全家福?如果你想玩新意,利用航拍工具来拍一张别出心裁的全家福也可以。随着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就算是一张很普通的旅行照片,也可以有多种演绎方法。这些都是科技和传统习俗结合的鲜活例子。春节是我们最美好的节日,科技的作用,实乃锦上添花,帮助传统项目完成创新转化。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相关人士认为,要让传统文化持久释放魅力,就需要与产业结合,在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使之与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美学结合,通过策划、设计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网络上的“春晚”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的社交平台散发的年味,让春节更具时代特征。在今年的央视春晚上,记者注意到这场早已被称之为全民“新年俗”的直播活动,正在与移动互联网上颇受90后青睐的某直播平台进行合作。

    作为传统电视台,需要扩大受众群,寻找年轻的力量;作为新兴直播平台,需要主流媒体的支持。 “新年俗”正在化“危机”为“动力”,完成新年俗的焕新之旅。作为时下流行且十分受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大多数规范发展的直播平台,都表示可以帮助大众用户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而在春节期间,网络直播与线下各种新春活动主办方的合作,不仅扮演了内容传播平台的角色,同时也承担了原创、策划有春节特色的各类演出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的责任。随着媒体融合的日渐深入,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平台合作已经有不少案例;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网络直播平台的合作亦前景良好。

    例如,1月底至2月初,新华社联合虎牙直播平台在春运期间共同推出我们“出站口见”暖心瞬间照片、视频征集活动,记录温馨快乐或是紧张忙碌的瞬间。以照片、视频、直播为载体,召集全平台主播及用户,利用春运主题聚合直播正能量,做到全网覆盖。春节假期,“直播+传统文化”成为各直播平台春节模式的主旋律,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与网友们一起晒民俗,体验非遗文化,将直播与春节传统民俗、民风及非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比如一直播平台联合全国20家博物馆开启“博物馆里过大年”直播活动,结合博物馆的春节活动做直播,用新形式引领年轻用户更加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各大网络直播平台在本轮春节活动中,依托技术 优势和产品设计能力,在春节活动中突显互动 性和全民参与性,呈现出主播网友全网 参与、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团圆喜庆氛围。

    经历了三年多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网络直播平台开始转型升级,小视频App平台更是迅速在年轻人身边站稳了脚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以文化传承、创新等为切入点的原创内容和节目成为了其重要发展方向。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视频App平台走入大众视野,这些短视频、小视频的创作方式简单,分享便捷。与漫长的年俗史相比,“新年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人们的集体记忆,已然呈现加速度。(记者 晋文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