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重磅|陈先发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 重磅|陈先发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时间:2018-08-14 18:26:2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8月11日,第七届(2014-2017)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由省作协推荐的我省著名诗人陈先发诗集《九章》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这是安徽作家在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以后22年来再次荣获该项文学大奖。同时,我省80后作家胡竹峰凭借散文集《中国文章》入选鲁迅文学奖散文奖提名。

    这次成绩的取得,是安徽文艺界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成果。

    陈先发△

    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与茅盾文学奖等并列的国家级重大文学奖项,原每三年评选一次。从2014年起,调整为每四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优秀中篇小说、优秀短篇小说、优秀报告文学、优秀诗歌、优秀散文杂文、优秀理论评论、优秀文学翻译等7个类别各5部作品,共计35个。

    陈先发诗集《九章》

    《九章》是陈先发最近三年的作品集成。全书包含16组九章作品。“九章”这种当代诗歌写作的独特形式,是陈先发近年创写的一种全新体例,充满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每组由独立的9首短诗构成,9首之间内在气息上相互融通、主旨与结构上呼应连接、语调语速上时驰时缓,构成一个有机而通邃的整体。这些九章,有的承袭了古汉诗的行吟主题,如《敬亭假托兼怀谢眺九章》《入洞庭九章》等,有的则充满哲思意味,如《不可说九章》《黄钟入室九章》等。这些九章,状物与玄思融于一炉,本土气质与现代语言技艺共同发酵,迸发出强悍的艺术表现力。

    九章系列作品近年在国内外诗界和读者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诗刊》《十月》《诗歌月刊》等多种主力刊物,陆续以头条形式推出其中选章。其中“颂九章”获得中国作协和诗刊社颁发的首届陈子昂诗歌奖。国际翻译界大名鼎鼎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文学交流杂志、《人民文学》的意大利文版、英文版等,多次推出九章作品翻译专辑。《九章》英文版,已由哈佛大学梁枫博士译成,即将出版。本书出版后短时间内,迅速登上较权威的一些读书榜章。2018年3月,本书入选“花地文学榜”,评论家蓝海在《羊城晚报》发表的推荐文章中写道:“在《九章》中,陈先发不只是对一首诗要求完美,他开始追求整个结构的完整,体现了一种史诗意识和史诗抱负。这史诗既是他自身的一种心灵史和精神史,同时也包含着社会史。这个结构富有开放性,是把社会各方面,天地万物、社会经济、众生百态都整体涵盖其中的一个体系。在这方面,陈先发达到了一个典范性的创作状态。”

    2017年12月,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在合肥联合举办陈先发九章作品研讨会。霍俊明、李少君、钱文亮、何言宏等十多位知名评论家从文本特征、精神气质、诗学实践等多个维度,对九章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研讨。

    法国文学网站推出的陈先发诗歌专辑

    美国爱荷华大学推出的陈先发诗歌专辑

    陈先发作品研讨会

    陈先发是当代创作力最为充沛的代表性诗人之一。1967年10月他生于安徽桐城。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作主要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前世》(2005年)、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诗集《写碑之心》(2011年)、随笔集《黑池坝笔记》(2014年)、诗集《养鹤问题》(2015年台湾版、2018年香港中文大学版)、诗集《裂隙与巨眼》(2016年)、诗集《九章》(2017年中文版、2018年英文版)等。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年-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首届中国海南诗歌双年奖”、首届袁可嘉诗歌奖、天问诗歌奖、中国桂冠诗歌奖、2015年桃花潭国际诗会中国杰出诗人奖、陈子昂诗歌奖、安徽文学奖、扬子江诗学奖等数十种。2015年与北岛等十诗人一起获得中华书局等单位联合评选的“新诗贡献奖”。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多种文字传播。

    多年来,陈先发的诗歌创作受到理论界的广泛注目。在他的诗集《写碑之心》2013年获得首届袁可嘉诗歌奖时,著名学者唐晓渡代表评委会撰写的授奖辞对他作出如此评述:“锐利而温润。忧郁又明亮。陈先发的诗筑基于对当下存在的强烈关注、思接千载的历史意识和深入骨髓的生命虚无感之中。他致力于从修辞与三者的相互指涉中提取诗意和活力,使沉默发声,使那些被我们一再忽视或倾向于自我遮蔽的事物无所遁形。他的诗语境开阔,用意荒远,肌质细密,充满紧张的内心冲突,而又弥漫着光与影的魅力。他善于综合诸多诗歌元素,尤擅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要引入当代语境,使之在情境和语言两个层面上互破互渗并彼此发明;他以克制、质询和微讽引导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刷新了现代汉语诗歌陷入困顿的抒情品质。”

    领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而2017年在广东,由著名评论家谢有顺执笔的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授奖辞,给陈先发的评述是:“陈先发的作诗之道,重修辞,亦重哲思。日常生活的艺趣,暗藏生命的忧思;古典意象的重写,映照现代的魂魄。俭省的用词中,不乏细腻与心裁;沉静的情感里,也有悲怆和痛惜。他出版于2016年的诗集《裂隙与巨眼》,诗风繁复、多义,心向传统时,终古虽远,读之如在眼前,而更多的时候,他则以先锋意识来锻造语言和提纯精神,新意昭然。这种新旧杂揉、古今并置、温和中透着锐利、怅惘中渴望超越的诗艺,在当代诗界并不多见。”

    细究评论界对陈先发诗歌创作各类评述,似乎可以交结到他自己多次提到的两个概念上:“本土性在当代”和“诗哲学”。2017年4月,陈先发在《对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答谢辞》中说:“……经过曲折与深省,新诗生态终于成为一个审美维度日趋多元、内在层次更为丰富的独立存在,既独立于古汉诗传统的典范语言经典,也日渐独立于我们曾置身其阴影中的西方现代派语言经验。当代汉诗在对个体尊严与生命意志的赞美的轨道上,以更具活力的语言方式探索着人内在的冲突,在语言中呈现人之内心光影交织的本真状态。这个成就是了不起的……诗学就是心学。无论科技或现实之力如何突破想象的边界,一颗感通天地而游于万物的心是无可复制的。心性与性灵,不仅是语言的源起,也会是语言创造的最美果实,更是人以其卑微来对抗虚无的最后手段。所以,成为更内在的人,仍然是诗学上永不会终结的理想。愿我们都在此实现心灵的自由。”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