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评论:在群众的“面试”中检验成色
  • 评论:在群众的“面试”中检验成色

    时间:2019-11-06 17:53:30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张

    天津北方网讯: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党员干部必须永葆“赶考”精神,不断接受群众的考验。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坚持“开门搞教育”,就是参加一场由人民主考的“面试”,足以检验党员干部的成色。

    是否具有宗旨意识,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面试”对党员干部最根本的考察。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群众感受更直接。“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是党员干部必须回答好的考题。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才能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闭门造车无法了解群众需求,“开门”接受“面试”,才能和群众做最真切的交流。市委开通“民意直通车”,让群众有多种渠道反映情况,对具体问题挂账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针对供暖开展专题检视工作,直面百姓诉求,确保温暖过冬;对居家养老、房屋产权证办理等问题,一竿子插到底,深入调研、现场办公……用“心”听民情察民意,以切实整改回应群众关切,“开门搞教育”依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让人民做考官,找准问题症结,打开工作局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但给出的考题越难,越能成为锤炼的机会。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同时,也锻造党员干部过硬的工作能力。党员干部在攻坚克难中经风雨见世面,可以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群众。

    “面试”最终要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说话,考核标准是人民满意度。让主题教育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扣准题目,得到高分。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要回应以真招、实招、硬招。对问题立行立改,不回避、不拖沓,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如果搭花架子或半途而废,就会造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答卷就会不合格。参加普通的面试不合格,无法胜任相应岗位,参加人民的面试不合格,就无法胜任公仆的角色。

    “开门搞教育”,对接的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面试”既意味着责任与压力,也意味着鞭策与动力。初心所指,使命所在,党员干部只有扑下身子做实功、出实效,才能向人民考官交出一份不负所托的答卷。(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