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市民回忆购物变迁 家门口购物手机上“秒买”
  • 市民回忆购物变迁 家门口购物手机上“秒买”

    时间:2019-01-02 09:47:21  来源:北方网  作者: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4年2月,春节假期,我市各大商场布置得红红火火,购物的人们热情高涨。
    1989年1月,春节前的龙门大厦。

    天津北方网讯:购物环境和购物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物质方面,人们的购物体验得到更大程度满足。在精神方面,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

    22日冬至,那天,胡玉梅的小孙女呱呱坠地。与此同时,购自大洋彼岸的满满一箱婴儿用品也一并到货。“这是我前些天‘海淘’来的。你看,有奶粉、尿不湿、鱼肝油、米粉……够孙女用了!”看着堆成小山似的物品,胡玉梅感叹:“真不敢想啊,当年凭票购物,现在手机下单,这中间也只不过40年的光景!”

    胡玉梅是宝坻区一所中学的退休教师,这些年在儿子的影响下,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剁手族”。每到节假日,商家打折,她都会第一时间清空购物车。家里的生活用品、食品、服装,甚至家电、家具,她都通过网购完成。“今年一年,我网购花了差点8万元!”

    这位邻居们眼里的“败家”阿姨,回忆起40年来那些“买买买”的故事,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我生孩子那年是1978年,那会儿坐月子想吃点鱼、鸡蛋、红糖可难了。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票,那可是‘硬通货’。粮票、布票、肉票、油票、肥皂票、鸡蛋票、手表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你能想到的,都要票、都定量。”物质匮乏、供给困难,给胡玉梅的印象太深刻了。

    那时候,为了给她产后补充营养,她爱人天不亮就到路口那家供销社去排队,一排好几个小时,有时买回来一条鱼,有时买回来一小块儿肉。如果肉的肥膘多点儿,全家人能高兴一整天,因为肥膘可以炼油,有了油,炒菜、炖菜就不愁了。

    “这台缝纫机,也是用票买的,这在当时可算是奢侈品了。”胡玉梅说,虽说现在家里已经有了高档家电、家具,但是这台缝纫机,她一直舍不得扔。因为为了买缝纫机,她整整等了一年多的票。

    改革开放的春风,送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票证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胡玉梅发现,家门口的小商店多起来了,区里建起了百货商场、品牌专卖店、连锁超市,还有大型购物中心。遛商场,逛超市,随心所欲地“买买买”让她和姐妹们乐此不疲。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的时代浪潮悄然来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高速发展,零售业创新突破,一批网络销售平台相继诞生,电子商务突飞猛进,人们的消费方式以及消费理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胡玉梅不曾想到,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让自己足不出户,实现“全球买”。她更不曾想到,她乡下的一个亲戚,搞起了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把自家地里种植的绿色农产品,卖到了国内外。

    今年“双11”期间,胡玉梅下单1500元,为家里购买了一台小家电。她与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一起,将全网的成交额推向了4000亿元的新高度。与此同时,物流订单进入了1天10亿订单的新时代。

    “这个时代的变化真是出人意料。谁能想到,现在出门买东西完全不用带钱包了!拿出手机扫一扫,全都解决了。”胡玉梅想起当年算盘珠子叭叭响的年代,感慨万千。2017年我市成为中国北方首个无现金城市,更是让胡玉梅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如果时光倒退数十年,这完全是难以想象的“天方夜谭”。

    40年,历史一页页翻过,变革与发展始终是时代交响乐中的最强音。告别了票证,告别了排队,告别了那些镌刻着“匮乏”二字的岁月,胡玉梅迎来了一个消费的新时代。(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