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网络媒体走转改】小韭菜有大智慧 武清区打造京津一小时智慧农业生产基地
  • 【网络媒体走转改】小韭菜有大智慧 武清区打造京津一小时智慧农业生产基地

    时间:2018-02-07 16:11:41  来源:新浪天津  作者:孙畅 景然

    “新时代、新梦想”新春走基层

      天津北方网讯:2月2日至2月7日,天津市委网信办按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组织全市网络媒体开展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第三站来到了位于武清区大孟庄镇的黑马韭菜庄园,小浪带您体验韭菜种植和武清智慧农业发展。

      一簇簇茁壮的新鲜韭菜、一盆盆无公害水培蔬菜……虽时值寒冬,黑马韭菜基地却是生机一片。这里不仅有“以虫治虫”的纯绿色无公害韭菜,还有可以体验农耕劳作的体验馆。前来采摘韭菜的市民表示:“我们家都挺爱吃韭菜的,但是从来没在地里看到过韭菜怎么种,技术员说这韭菜是用虫子治理的,挺有意思的,也挺安全健康的。绿油油的看着心情挺好,而且整个大棚都是韭菜的特殊香味,真不错!”

      “以虫治虫”是指在韭菜种植过程中埋种线虫,用来除掉韭蛆的新型种植方式。韭菜是市民餐桌上常见的蔬菜,长期以来为了防治韭蛆,很多农民都打农药,造成韭菜农药残留超标,为了补齐这块市场短板,黑马韭菜园引进南开大学的生物技术,种植真正不打农药的韭菜,让市民餐桌更安全。

      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肖建中改变了记者对“农民”的认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景象已不复存在。他激动地说道:“依靠农业机械化、农业智能化发展农业真的为农民带来了好生活,不仅提高了收入,就连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据悉,2017年武清区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在全市农业区县中保持领先水平,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整体素质和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13360元增加到2017年底的22194元。

      除了蔬菜,武清的优势主导产业还有粮食、乳制品等。为了让武清的优质农产品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走向市民的餐桌,武清区政府启动了智慧农业支撑服务平台项目,建成“津农宝”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10余个农业信息化应用平台、30个物联网示范应用点位。市民只需打开网页或APP,手指轻轻一点,这些优质农产品便会被很快送到您的身边。

      武清区农委信息科副主任科员祝长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武清区将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央厨房等为重点,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实现涉农镇街农产品加工企业全覆盖。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增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0家以上。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和质量安全建设,打造三级农产品电商服务体系,扩大直供直销范围,建设京津一小时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真正切实的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和真正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新浪天津记者 孙畅 景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