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换了人间》座谈研讨会:不忘初心铸就史诗品格
  • 《换了人间》座谈研讨会:不忘初心铸就史诗品格

    时间:2018-01-19 16:38:53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张帆

    大型史诗电视剧:《换了人间》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座谈研讨会在津举行。各界专家、学者与剧组主要创作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给予该剧高度评价。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说,近年来,冠以“史诗性”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史诗性”有被乱用、滥用的现象。“我认为,能够称为‘史诗性’的作品要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必须是直接书写国家民族命运转换,以宏大叙事为主要叙事风格的作品;第二,必须是以民族英雄和国家领袖为作品的主要人物;第三,精神指向必须指向崇高,指向牺牲奉献,灌注着忧患意识。《换了人间》就是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影视作品中最具有史诗性的一部。”他认为,《换了人间》也是同类影视作品中展现忧患意识“最充沛、最犀利”的,“它深化了‘进京赶考’这一主题,它的灵魂就是指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感。这种正面切入的写法,铸造了《换了人间》的史诗品格。”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换了人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高峰之作,是一部真正具有史诗品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也是同类题材创作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换了人间》所表现的这段历史,是一部形象的、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艺术没有至善至美,但《换了人间》完全可以作为一部中国电视艺术的教科书存在于我们的电视剧发展史上,它确实让我们感受到‘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换了人间》所包含的对中国革命历史“初心”的解读、对中国革命精神内涵的艺术再现以及强烈的现实观照角度,超越了以往同类题材作品。“它找到了对中国革命历史一种新的观察角度和思考角度。像这样对中国革命集大成之深思的作品,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中也仅此一部。它在此时诞生,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经验的总结,是一种沉思的结果,也是创作者在新时期‘不忘初心’的思想指引下,对历史的重新反思得到的深思考、大气度的艺术概括。这部作品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多年来集成经验的发挥与突破,也是我们当下现实特别需要的一部作品。”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表示,《换了人间》是几十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一个新的高峰,可以作为此类题材创作的标杆。“多年来,天津一直致力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也是我国创作此类题材作品最多的省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每一个环节都比普通电视剧不知要难多少倍,其中艰辛只有创作者心里清楚。《换了人间》不仅填补了中共党史的一段空白,也满足了观众对于了解中共党史的需求。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作品。《换了人间》的播出,昭示了我们‘不忘初心’的精神初衷。”胡占凡还指出,《换了人间》播出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它为时下娱乐化、商业化的大环境注入了一股清流,有很多青少年观众在关注这部电视剧。同时,《换了人间》也为同类题材作品创作提供了启示,主旋律作品更多需要靠媒介传播,因而不可忽视影视作品在塑造党史、国史方面的重大作用。”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郭运德对《换了人间》也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说:“《换了人间》以史诗的笔触,以宏阔的视野,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它的成功一方面在于选题的难度,另一面则在于开拓的深意。从打天下到治天下,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和平,从旧时代进入新社会──这一系列巨大历史变革,使得共产党人也面临着巨大的角色转换,它直面了那一段步履维艰的历史。这部作品在直面地追问历史真相的过程中,也是对我们那一代英雄和伟人们的礼敬,也是对今天的启迪,是对后人的一种镜鉴。”

      天津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罗澍伟、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春生、市作协主席赵玫等天津方面专家也对《换了人间》的艺术水准高度赞扬,一致认为,《换了人间》的创作者坚持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情感和价值信念,坚持了以时代为中心和当代历史观、价值观,坚持了与时代同命运、共呼吸。它站在时代的脉络上,以贯通古今的完整性,以宏大的价值和宏阔的命题,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宗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积累的精神内核。(“津云”新闻编辑张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