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新区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 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开发区
  • 新区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 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开发区

    时间:2018-01-09 18:38:53  来源:北方网  作者:

      天津北方网讯:新年伊始,滨海新区启动了新一轮体制改革,将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开发区,原临港经济区并入天津港保税区,功能区数量从7个减少到5个。与此同时,将天津经济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合归滨海新区新成立的泰达街管理。据了解,进行这样一场改革,就是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滨海新区先后实行了两轮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了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区的行政建制,设立了统一的滨海新区行政建制,并对所辖功能区和街镇进行了整合和调整。长期以来,功能区一直是滨海新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主战场。

      开发区、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临港经济区七大功能区聚焦抓项目、搞建设、促发展,有力推动了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新区产业体系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迈进。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功能区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相互之间缺乏战略协同,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战,发展分散化,形不成合力,攥不紧“拳头”等问题突出。

      比如,开发区和中心商务区两个功能区虽然都处于新区核心区,区位相近,产业发展也存在很多交集,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二三产业没有做到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又比如,功能区既要抓投资建设又要抓社会服务管理,身上“包袱”不轻。开发区工委书记徐大彤就说:“开发区到今年34年历史了,在发展过程中也承担了部分社会职能,比如,学校、医院、社区的管理,要专注于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就要先剥离社会职能,将主责回归到经济发展、产业聚集上来,这可以使开发区轻装上阵。”保税区工委书记尤天成也表示:“部分功能区产业发展趋于同质化,产业相互‘克隆’,‘撞车’现象明显。”

      面对这样的现状,功能区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功能区整合工作已启动,预计本月内完成人员编制调整等工作。接下来,滨海新区还将进一步深化功能区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以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为主要职能,继续调整优化功能区机构。同时,对功能区实施增量激励考核办法,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新区还将把能给功能区的权力全部下放到功能区,而功能区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能将由新区政府管理,彻底给功能区“卸包袱”,让功能区放手、放心、放活发展。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说:“通过改革,将促进功能区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再造一个新的黄金上升期。”

      开发区改革将分三步走

      这次功能区改革,滨海新区功能区由原来的7个减少为5个,这不是功能区的简单重组,其背后的深意是要建立和完善功能区协同发展机制,科学界定功能区产业发展定位,实现效率变革和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的改革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剥离。开发区将教育、医疗、社区的管理职能剥离,滨海新区专门成立了泰达街专注于社会职能,行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职责。“改革后,既能有效推动开发区强身健体、轻装上阵,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又能够加大社会治理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滨海新区副区长兼泰达街道工委书记、社会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国盛表示。

      第二步是整合。将中心商务区并入开发区后将实现叠加效应,不仅是功能叠加,更是政策叠加。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伟铭表示:“改革之后能够使我们的城市规划更加统一、基础设施配套互联互通,土地资源、空间资源能够更加集约、集聚。通过改革,使滨海新区核心区的规划更加统一、鲜明,使我们滨海新区双城双港这个‘城’更加突出,同时双创示范基地的政策、自贸区的政策、开发区的整个产业基础、制造业基础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产城融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1+1>2的效果。”

      第三步是调整优化。在这次体制改革中,开发区将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以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为主要职能,重新核定、统筹调剂重组后的两个功能区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

      对于这一系列改革,开发区工委书记徐大彤表示:“这次改革将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相似的功能区进行重组整合,进一步增活力、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集聚提升,将显著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的原则,打造一支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工作高效、服务一流的最优秀队伍,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坚信通过这次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动力,在新时代为天津改革开放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保税区整合后资源更为齐备

      长期以来,天津港保税区面临着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通过这次功能区的整合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保税区在整合之前发展的瓶颈就是空间问题,项目已经全部摆满,临港现在空间大但是没有项目。这次整合保税区功能更加齐备,有海港、有空港、有临港,为利用功能优势发展口岸经济、港口经济、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支撑。”保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整合后的天津港保税区资源更为齐备,既有海港、空港,也有临港。未来,空港经济区发展方向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互联网产业为主,一是做大做强民用航空产业,二是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业。临港则以海洋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