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天津供热的历史正在改写:我们从里到外的温暖
  • 天津供热的历史正在改写:我们从里到外的温暖

    时间:2018-01-02 20:41:25  来源:今晚报  作者:张淑梅

    供热站“煤改燃”,供热环境更加清洁。

    供热工作人员到河西区宾水北里72岁崔奶奶家察看地采暖情况。

      天津北方网讯:“温暖过冬”是各级政府每年冬季工作的重中之重。天津市民的冬天是温暖的,然而以往每到秋末冬初和乍暖还寒的冬末初春最难将息,因为总有那么几天是冰冷的、无法躲避的,尤其对于那些老弱群体。如今,天津市民感到,自己正在告别那种涉冬、出冬的冰冷。

      与时俱进

      改写天津供热期

      天津以往的供暖期是每年的11月15日至转年的3月15日。去年11月1日天津史上最早供暖,连同上一采暖期史上最长供暖,这着实温暖了天津百姓,供热成了这两年天津市民一个温暖的话题。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天津市供热办公室主任崔可荣解开这个“谜团”:从前年开始的提早供热到延后停热总共26天,去年又提前15天供热,创造了天津有史以来的最早供热纪录。供暖是关系全市人民冷暖的大事,过去沿用了30年的采暖期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得与时俱进地改!

      供热是多部门多单位密切合作的系统工程。从前年始,由市建委、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气象局、市环保局、市能源集团、市电力公司八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起供热会商制度。即临近供暖期,这八个部门相关负责人根据市气象局的科学气象数据,确定当年供热时间并划分责任,协同配合完成全市供热。崔可荣说,供热时间绝非一个点炉命令这么简单!它必须经过市气象局的专家综合分析气象云图资料,再研究天津的气候、空气以及风势走向等综合指数、条件以及空气排放等环保要求才能确定。过早,会浪费资源,加重排放压力影响空气质量,而且也不利于人体健康,稍晚又会造成人民群众不满意,老弱群体日常生活不好过。

      如何实现恰到好处,不仅是水平问题,更是民心问题、环保问题。去年10月20日、25日八部门单位连续两次会商,本市点炉供热的硬件条件:必须有西北风刮起。市气象局确认:10月28日午后,本市有西北风进入,全市将大幅降温,有3-4级西北风,阵风可达5级……11月1日有弱冷空气影响我市,11月6日至8日冷空气较强,建议按照《天津市供热用热条例》的规定,提前于11月1日正式供热、达标运行……26日会商结果由市建委行文报请分管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一路全力支持, 10月27日市委书记李鸿忠批示:同意。得到批示当天,八家会商部门和单位第三次会商,最终敲定:27日热电管网开始升温,28日下午3时燃煤锅炉点炉!30日前燃气炉点炉,11月1日起全市正式供热,而且都须供热达标!就这样诞生了天津最早供热纪录。

      崔可荣说,停热是要经过反复会商的。前一采暖季的供热即去年3月已经延长停热两次了,根据气象趋势预测3月20日以后有冷空气进入本市,为此市委书记李鸿忠提出,气象预报说还要有降温,能不能把供暖再延长?经过反复会商确定,将停热时间延长到了3月31日。总共增加的26天供暖时间,让2016冬季供暖期成为天津史上最长供暖。

      据统计,2016-2017年采暖期的提早和延长26天,市、区财政多支出补贴16亿元。人工、折旧、气价上涨、各种维修等费用各供热单位还要负担20%……而去年的史上最早供热,将使政府财政至少再拿出一个16亿元,估计突破30亿元。提早供热、延后停热,并不增加市民的采暖费。

      温暖的市民很给力,积极主动缴纳采暖费,崔可荣说,如今全市采暖费缴纳率已上升到了93%。

      反响强烈

      市民“打爆”政府热线

      去年供热一启动,政府服务热线便被打爆了:市民于先生(139****764)说:提前供热,让市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市民沈女士(185****655)说:这几天我们再也不用在屋里裹着棉袄了……为提前供热点赞!到去年11月1日下午5时,政府热线共受理群众供热问题来电5652件,与前年同期相比,整体下降40%左右。

      崔可荣说,去年11月1日凌晨至中午1时共收到群众反映2603件,比前些年少了近100%, 11月1日13时至2日13时,共收到群众反映5368件,较前些年的每天超万件,明显大幅下降,至4日和5日供热进入稳定状态。

      市“120”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晓梅告诉记者,随着人们急救意识的加强,“120”需求连年增长,而调阅数据库数据显示,去年11月和3月总体报诊病人数量是下降的。

      从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了解的情况是,2016供暖期由于实行提前供热和延期停热,全市到医院看病就诊的老年人人数比往年同期大幅降低,去世的老人也少了2000多人。

      将成常态

      科学供热弹性供热

      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供热设计标准和规范,室外日平均温度连续5天低于或等于5℃,为确定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供暖期时间的基本原则。据此原则并根据我市1951年至1981年的气象资料,做出“冬季供暖期从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的规定。

      30年不变的采暖期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开始出现提前供热和延后停热的呼声,近年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各种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冬季供热的关切。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从适当提前和延长供暖期等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出,根据气候和温度实际状况,科学适时启动和停止供暖时间,并健全长效管理服务机制。启动供热和停热的时间由市建委等八个部门和单位,从燃料供应、热电调度、补贴资金、价格调整、环保治理以及气候情况等多角度进行会商,提出科学决策建议。

      如今科学供热、弹性供热将成常态,冬季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正在得到满足。

      5万多员工

      保障1600万人民温暖

      截至2017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已达4.38亿平方米,是1990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570万平方米的近80倍,供热普及率也从1990年的8%,上升到99%以上,天津从“三北”地区的末位提升为全国领先,而且实现了城市外环线内全部清洁供热,正在加快推进农村居民的清洁取暖进程。

      采访崔可荣是在其办公室进行的,“我们供热部门必须保证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取暖的关切落实到位,我还要把我的速效救心丸分享给到我这儿反映问题的大爷大娘!”记者这才注意到堆满文件资料的办公桌上,还堆着不少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崔可荣笑了,“我这心脏放了俩支架,一天没敢歇,没时间歇,活儿干不完!”

      据崔可荣介绍,全市供热行业有5万多员工,包括3万多正式职工和2万多各种临时性用工。供热开始,所有力量都投入到24小时紧急抢修待命中。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供热应急与能耗监测平台,对111座改燃锅炉房实现了视频监控,对2600座换热站实现了运行监控。市供热办对各级供热信访机构设置、人员及设备、工作程序、考核指标等进行了细化,完善了行业信访联动机制和工作例会制度,市、区两级供热办以及各供热单位全部开通热线服务电话,信访服务人员全部上岗并实行24小时值班,全天候受理群众遇到的供热问题,维修服务人员全天待命并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问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和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春季一停热,冬季供热准备就开始。首先组织开展设施检修和燃料购储等工作,各单位在对上一供热期相关供热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停热后立即对锅炉及辅机、换热站等设备进行了检修、维修,确保9月底前相关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各单位把燃料购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储燃煤和燃气,确保按期供热。严格执行我市工业和民用煤质量标准,确保进场燃煤质量达标。

      同时,其余员工投入到紧张的供热施工工程中,不仅要完成全市供热新规划、新施工,按照环保要求,完成对全市所有排放设施的改造、达标,还要完成每年至少200公里、15年以上旧管网的更新改造,以保证每一个供暖季供热管网能够完成安全供热任务,供热季前必须完成,这是底线。一进10月份,就要进行供热前的试水、打压等各项准备工作,所有的工程都要完工,不能影响当年供热。崔可荣说:“每年的供热就是和时间和自己的毅力赛跑,而且没有停歇。5万多员工,保障1600万天津市民的温暖!”(“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