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聚焦・我们的2017:看城市律动改变生活
  • 聚焦・我们的2017:看城市律动改变生活

    时间:2017-12-22 15:41:32  来源:北方网  作者:日报杜洋洋等

      一横二直又三点

      乃为“变”

      本篇以“改变”为题

      依旧是六个故事

      其中,有扬清激浊之举,也有斗雾战霾之效,还有处处可见的黑科技与不见踪影的现金……

      在此刻

      我们努力尝试用这些2017年的点点线线

      勾勒城市一隅、天空一角、人群之中、柴米之间的微小变化

      正此刻

      我们回眸旧闻往事中曾经的新鲜与欢乐

      期待蕴藏在小故事背后的城市律动奏响和谐乐章

      于此刻

      我们轻轻拾起万千变化中的沧海一粟

      企盼为你我记忆中那更多的“变”推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而此刻

      我们写在这里的文字

      早已赶不上下一秒的变化

      故事中的那些变化已成历史

      缺了一丝新意

      少了一份新鲜

      但这些故事与人物

      承载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使命

      我们记录它、书写它、传播它

      不为怀念过去

      而是极目远眺那充满期待的将来

      日子变好、环境变美、风气变正……

      是过去也是未来

      “天津蓝”淡出朋友圈

      大家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天经常灰蒙蒙,走在街上“口罩”成了时尚。要是赶上一个好天儿,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然后各种晒蓝天、晒白云、晒阳光,直到“晒”爆微信朋友圈。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天津蓝。”现如今,“天津蓝”正从朋友圈中悄悄隐退,因为它已不再是“稀罕物”。记者翻翻朋友圈,看看大家怎么说。

      出租车师傅 saliboy:今年晴天多了,人们都乐意出来,我们跑出租也跟着挣钱。记得去年12月,雾霾可厉害了,在外跑活儿坐车里都觉得呛。今年雾霾少了,空气变好,视线也好,开车的和坐车的心里都敞亮。别看天冷,一到周末,打车的乘客有不少是从外地来咱这儿旅游的。

      社区居民 高山草:老伴儿肺不好,有哮喘,往年入冬赶上雾霾天,根本不敢出门。可是今年不一样,空气好了,老伴儿几乎天天都出来和我遛弯儿。尤其上午11点钟,阳光充足,蓝天白云,我们就下楼晒晒太阳,补补钙,心情特别好!从秋天到现在,老伴儿哮喘也没犯。

      大棚种植户 成城:去年冬天,青菜价高,因为雾霾多,本地大棚蔬菜收成都受了影响。今年空气好了,雾霾少了,光照充足,棚里蔬菜收成好,芹菜、豆角、黄瓜……长得都好,还有西红柿,今年特别甜,还结得多。

      数据显示,今年10至11月天津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重污染天数3天,是历年最好水平。特别是11月份,PM2.5浓度降至5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达49%。截至目前,我市未发布重污染红色预警。

      一张表两本书“廉”字大文章

      一张表、两本书,说起今年的廉洁之风,可以从市纪委驻市文广局纪检组组长王兰同书桌上的三件物品窥之一斑。

      这张表的名称是天津廉洁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细细看来会发现,我们也许就曾“参与”其中。

      如果走进院团,我们可以看到天津歌舞剧院的音乐剧《一盏明灯・焦裕禄》,天津青年京剧团的京剧《钦差林则徐》《无旨钦差》,天津群众艺术馆的小品《自投罗网》、小评剧《探病》……

      如果走进展馆,我们可以看到天津博物馆的《鉴史倡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讲伟人故事,倡清廉家风──周恩来邓颖超通信展》,天津自然博物馆的《时代的精神永远的雷锋》……

      如果这些地方都不曾去过,把视线拉回身边,或许可以在社区,看到由津门诗联书画名家创作的诗词、楹联展,这些作品以反腐倡廉为主题,收录在《海河清风》一书中。

      更或许,可以在另一本书《我的家风故事》中看到自己家的影子。同50余位文广系统职工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用优良的家风,激励着自己,也影响着身边人……

      “抬头可见、驻足可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正如王兰同推动廉洁文化的思路一样,津沽大地的党员干部、普通市民正在自然的氛围中接受“廉”的熏陶,在自觉地参与中陶冶心灵,时时处处感受着“正气”的存在。

      今年,我市廉洁文化精品剧目专场演出30余场、廉洁文化经典展览30个、廉洁文化作品及动漫作品7项、廉洁文化原创作品1200余件。据统计,观看观摩人数达230余万人次。

      智能大会收获一筐未来

      “我现在打字都是用语音输入,太方便了,连标点符号都能帮你写出来。”12月19日,市民刘女士兴致勃勃地和记者分享起她在今年6月参观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后的“收获”。

      自动驾驶汽车、能对话的机器人、多功能无人机、家庭智能冰箱……作为一名先进制造企业的员工,对刘女士来说,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智能大会自然不能缺席。她向记者展示了她在三大运营商展台前拍下的LED屏幕。“你看,上面显示了现场的手机用户的数量,还能看出性别和地域分布。利用大数据,我觉得我们今后的通讯水平会越来越高。”

      对于智能制造,刘女士格外感兴趣,她认为,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领域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她谈起了自己在一家服装企业展区的见闻:“以前做高端定制服装,有量体、设计、制作等环节,需要很久才能试穿。如果利用个性化定制平台和柔性生产线进行生产,比如自动生成图纸,就会节省时间和人工成本,消费者可以很快拿到衣服,还能保持个性化。”

      入职几年来,刘女士的工作已经从原先单纯的销售产品转变为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她看来,不断创新的科技已经让我们触碰到了未来生活。“智能大会上展示的很多东西都符合现实需求,像全自动驾驶通勤车,虽然与我们还有一定距离,但我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实现。”

      2017年6月,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中外政要、企业家和院士专家参加了此次盛会。

      不带钱包的学府街

      “豆师傅,您怎么还不接收支付宝、微信支付?我可没带零钱,只有百元钞,就买2块钱的豆腐,找零太麻烦了吧?”

      “我宁愿麻烦点,也不相信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一旦哪天手机丢了,我找谁赔钱去!”

      很长一段日子以来,在南开学府街菜市场东头的一个豆腐摊位前,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不知道的,多半认为豆师傅一准是个六七十岁的大爷。其实,非也。他儿子刚上初中。论岁数,他绝不是市场里最年长的摊主。事实上,从今年九月中旬开始,整个学府菜市场几乎所有的摊位都争先恐后地贴上了收钱码,唯独豆师傅是个例外。这在学府街社区──南开区与支付宝于今年8月共建的天津第一个“智慧社区”里,豆师傅显得格外“鸡立鹤群”──这是其他摊主善意调侃他的话。而短发根根硬立的豆师傅,却依然“特立独行”。为此,他还错过了不少买卖:碰到不带钱包的年轻人,彼此只能大眼瞪小眼作罢。

      阵阵寒风把天津带入冬季。12月2日,周六,记者再次来到豆师傅摊位前,还没张口,一向木讷的豆师傅却口吐“金句”:“可以支付宝支付”。看着记者一脸的惊讶,豆师傅身边那个活泼的初中男孩噗嗤笑了:“是我攻克了我爸!咱天津很多爷爷奶奶无现金支付都玩得特溜,容不得他再顽固下去!”

      2017年,我市网信办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共同推进天津“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中国北方首个智慧城市。目前,移动端交易已涵盖所有支付场景。

      共享单车1岁了

      年初共享单车进津,一时间津城百姓手机里存满了“七彩”单车APP。“共享单车真好,解决上班族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小白楼商业区工作的白浩告诉记者,“以前下地铁要走十几分钟才能到单位,商业区停车位紧张且价高,公交车便宜但离单位远。自从有了共享单车,这一年下来没有一次迟到经历,今年要是能拿到最佳员工奖,怎么说也得有共享单车一份功劳,爽。”

      在学校上班的冀老师告诉记者,有了共享单车最大好处是不怕丢车了,以前为了看管自行车每天搬车上下楼,让冀老师苦不堪言。“现在,共享单车满大街都是,自己的车不但不怕丢,我看偷车这行为也该绝迹了。”冀老师开心地给记者看着他手机里各类共享单车APP。“不用扛车上下楼的感觉太好了,骑车还有红包拿,美。”

      然而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共享单车,几家欢乐几家愁,从事城管工作的王科长就对共享单车不太“感冒”,“单车随意摆放,影响通行有碍市容,我们工作除了维持市容市貌,清理摆放单车成了近一年最大的任务。”

      据统计,年初至今,我市各类共享单车投放接近百万辆,虽然目前有些共享单车退出了舞台,但是共享经济给市民带来的便利依旧显而易见。

      庄稼汉玩起黑科技

      冬日暖阳下,静海区龙海农业示范园盆栽菜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日光温室在阳光的照射下明晃晃地泛着光。

      在此打工的大邱庄镇梨洼庄村民薛通头戴帽子,身穿工作服,两眼炯炯有神地查看着一盆盆小番茄。“室温得严格控制在23℃―25℃之间,不能高也不能低,不然的话叶子就会红边或者卷边,果儿就长不好了。”薛通摸着小番茄叶子说。

      皮肤黝黑,骨架粗壮,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从农民变身为基地内的技术员,入职一年多来,48岁的薛通干得有模有样。“种了一辈子的地,才感觉上了道,种出了‘事业感’。”

      两年前这个时候,薛通还是村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一年到头在自家田地里忙活着种植几样大路菜,收入不高。

      “黄瓜、豆角、大白菜轮着种,市场最好时一年也就四五万元的收入,一旦遇到天气不好、市场价格有波动,收入就会差很多。”种植蔬菜多年来,一家一户种植“风险大、不稳定”是薛通最大的感受。“跟现在到园区当产业工人,种植盆栽菜是没法比的,现在我和媳妇两个人一共管理六个棚,一个棚的年收入就有六七万元,一年下来,我俩的收入将近四十万元。”话语间,薛通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基地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负责提供设施、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检验、统一经营。像薛通一样的农户们提供人力、技术,负责日常的种植、管护,收入来自利润分成。

      与普通种植方式相比,蔬菜放在“花盆”里种,其技术含量要高出许多,温度湿度控制、进种、移栽……各个环节的把控都要精准到位。

      从土地刨食到运用先进技术实现“精”“特”种植。薛通的变化缘何而来?

      “这都得益于区里组织的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薛通说,虽然有多年种地经验,但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出现,感觉自己跟不上趟了,为了尽快掌握新技术,薛通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几乎课课不落。如今的薛通,在新品种新技术面前,怎么看自己都是一个“新农民”。

      除了农业技术上的不断精进,薛通觉得自己最大的改变是眼界宽了,观念新了,对农业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在真是把它当成一个职业了,想把它干好了!”薛通有感而发。

      2017年,我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鼓励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吸纳转出土地。农业种养殖规模化、规范化覆盖率达到50%。(“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