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新客站曾创造多个第一 三大站百尺竿头更进步
  • 新客站曾创造多个第一 三大站百尺竿头更进步

    时间:2018-10-13 14:40:3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金志刚

    原标题:飞燕报春|新客站曾创造多个第一三大站百尺竿头更进步

    昔:1987年12月28日,新民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题为《铁路上海新客站今日启用》的小消息,还配了一张新客站的照片。字数不多,但预告了上海铁路的新时代到来,而老北站从当天也退出了铁路客运的历史舞台。

    微信图片_20181013104659.jpg

    图说:1987年12月28日,新民晚报头版刊登:铁路上海新客站启用

    今:上海目前已经有上海站(新客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三大火车站,未来还会有上海东站,从此形成“东南西北”四大火车站的新格局。如今,即便是上海站,也成了“配角”,全部到发高铁的虹桥站成了“绝对主力”,今年国庆节当天上海三大站发送旅客57.3万人,其中虹桥站30.2万人,双双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1987年12月28日,铁路上海新客站(现在叫“上海站”)开站,上海北站(上海人习惯叫“老北站”)退出历史舞台。当天的新民晚报,头版头条就刊登了一则消息《铁路上海新客站今日启用(主标题)下午将隆重举行开站仪式(副标题)》,还有一张新客站的照片,图说相当豪迈:“气势恢宏的上海铁路新客站正门雄姿”。

    当年的那则消息,虽然只有短短138个字,也没有记者署名,但在铁路上海站老职工张连喜看来,字字句句都能引发他的美好回忆,“当天的开站仪式,从下午3时开始。那天从新客站开出的首发列车,就是上海到北京的14次列车,由新更换的国产‘东风4型’内燃机车‘周恩来号’牵引。而老北站,晚上11时30分发出最后一趟列车――上海到宁波的97次,从此正式与市民告别。”

    张连喜1982年就到老北站工作,1987年新客站开站时他是贵宾室值班主任,一直到去年退休,“新客站是我国首个多功能、综合型的现代化车站,很多方面都是全国铁路车站中的首家,比如第一次用上了冷暖空调,第一次用电子计算机售票,第一次用电子显示屏‘翻屏’列车信息,第一次有电视问讯、电话问讯……现在看来平常的东西,当时可真是‘高大上’啊!”

    而退出客运舞台的老北站,直到2004年“变身”上海铁路博物馆(天目东路200号)。博物馆馆长沈球告诉记者,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就在老北站的位置上,按照1909年老北站最初的模样,以原比例80%大小略缩重建的。

    老北站时代,日常客流一天也就四五万人,但由于候车室太小,候车旅客常常排队到广场甚至马路上。新客站“上岗”,自然候车环境大大改善,最高单日客流接近20万人(2003年创造的)。但随着客流量不断上升,新客站也不够用了,于是,2006年,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我国第一个圆形穹顶钢结构车站―上海南站开通运营;2010年7月1日,全部到发高铁列车的上海虹桥站开站。

    VCG21gic3737095.jpg

    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上海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的新纪录,是刚刚过去的2018年国庆节当天创造的,三大火车站发送旅客57.3万人;而去年,上海铁路一年旅客吞吐量(发送和到达总和)首次突破2亿人次。数字背后,重要支撑是上海铁路全面接轨全国高铁版图。铁路上海站站长白正国介绍道,“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骨干网中有6条与上海直接或间接相关,每天有超过900趟高铁列车在上海铁路线上穿梭,超过60万的旅客从全国各地往来于这个国际大都市。60万,大约相当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人口总数;900趟列车,意味着平均1.4分钟就会有一趟列车到达或驶离。

    铁路上海站党委书记李屹则认为,“在上海建设‘四个品牌’的大背景下,上海站必须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寻找差距,提升服务能级。”要迎接进口博览会,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明亮窗口,车站服务水平只能向上跃升,哪怕停滞也意味着落后。比如,如今以“心尚”品牌命名的雷锋服务站遍布上海三大火车站,老幼病残孕等人群可在专用候车区休息。在虹桥站,167台自助售(取)票机已成为票务服务的主角,承担了80%的售、取票业务;去年虹桥站还率先完成了站内厕所“智能化改造”,所有厕所内安装了智能化的感应装置,动态发布空余坑位,方便旅客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