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娱乐场所吸烟比例下降显著 上海无烟氛围正逐步形成
  • 娱乐场所吸烟比例下降显著 上海无烟氛围正逐步形成

    时间:2018-06-01 16:24:21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轶琳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31日报道:今天是世界无烟日,去年,新版《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规定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无烟。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今天发布两项控烟报告,分别聚焦申城公共场所新控烟条例施行一周年情况和医护人员对电子烟的知识、态度和使用情况,结果显示,上海的无烟氛围正逐步形成。

    调查结果发现,条例实施1年后,公共场所内吸烟情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场所内吸烟现象有所减少,其中观察期间看到有人吸烟的比例从一年前的49.3%下降到30.0%,但与此对应门口吸烟的情况从立法前的20.9%增加到38.6%,提示人们的吸烟习惯正在改变;场所的控烟工作力度也有了大幅提升,九成的场所张贴规范的禁烟标识并完全取消烟具的设置,所有的场所均未发现烟草广告。

    新条例实施后,观察期间发现有人吸烟的比例下降最为明显的场所主要为娱乐场所,如游艺厅从实施前的57.9%下降到21.1%,餐厅从38.9%下降至16.7%,KTV从47.4%下降至21.1%,酒吧作为吸烟高发场所,观察期间发现有人吸烟的比例从77.8%降到55.6%,虽然仍过半数,依然存在着改善空间,农贸市场是所有场所中吸烟现象最普遍的一个场所。

    数据显示,条例实施后场所室内外PM2.5浓度差减幅为32%,显示条例实施后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有明显提升。减幅排名前三位的场所为酒吧(54%)、办公楼(50%)和游艺厅(45%)。就地区而言,城区和郊区在吸烟现象、控烟措施、无烟环境创建和烟草广告营销上均有明显改善。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推荐的戒烟手段。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开展的在线调研结果显示,电子烟的使用已成为医疗场景中经常被提及的问题;64.3%的患者曾在就医过程中向医务人员询问过有关电子烟的问题;74.9%的受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主动询问过患者电子烟的使用情况;但有45%受访医务人员仅看到电子烟的好处而忽略了其健康风险。认同电子烟危害健康,电子烟可能具有成瘾性的均不足半数。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并不认可将电子烟作为戒烟推荐产品,但调查中有66.8%的受访医务人员认可电子烟作为戒烟方法。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受访的医务人员对于电子烟的安全性持较为宽容的态度,但他们同样要求对电子烟进行严格的监管;八成受访医务人员赞同在电子烟包装上标明对健康的潜在风险;近九成的受访医务人员表示赞同建立电子烟的安全性和质量标准;有超过八成的受访医务人员认为应当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有超过九成的医务人员认为法律应该设定购买电子烟的最低年龄。

    今天下午,“选择健康,远离烟草,为心而战”主题活动在上海浦东软件园开展,活动上特别邀请申城戒烟门诊控烟专家提供现场戒烟咨询和指导,免费开展CO呼气测试,以及可替宁唾液测试等烟草依赖评估,由专业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为“老烟枪”们提供便捷又科学的途径;同期推出扫码答卷兑换健康检测,包括血压、血糖和身体成分分析检测,为职业人群提供健康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普及《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增强职业人群健康意识,为积极创建无烟园区、营造健康安全的园区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推进本市控烟履约法制化进程,共建“健康浦东”、“健康上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