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上海全民健身领头羊优势需“加力” 补齐短板完善设施
  • 上海全民健身领头羊优势需“加力” 补齐短板完善设施

    时间:2018-05-31 15:49:55  来源:东方网  作者:仲颖

    东方网记者仲颖5月31日报道:《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是全国首部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法规。今年,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对贯彻实施条例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在近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多名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总体情况良好 亟需补齐短板

    据了解,本次执法检查围绕条例修订的核心条款,当前市民体育健身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执法检查组先后赴徐汇、杨浦、静安、浦东新区等4个区实地查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放和管理情况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情况。根据本次执法检查报告,上海贯彻实施条例总体情况良好,全民健身总体发展水平、国民体质达标率和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走在全国前列,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过40%。

    体育锻炼离不开体育设施,截至2017年底,上海已建成社区健身苑点13103个,市民球场473处,市民健身步道457条,市民健身房156个,市民体育健身工程1064个,同时不断加强学校和公共体育设施开放。

    多次参加执法检查的张辰委员提到她的提出,有数据显示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3平方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江苏、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市,远低于发达国家。如何补齐健身设施不足这块短板?

    崔明华委员建议,“目前滨江两岸体育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从现有情况看还可以增加一些体育设施,做一个完整的体育设施可能有点困难,但是可从实际出发建半个篮球场、网球场等。另一方面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机制推进体育设施与产业项目建设。”

    还有委员建议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区政府对全民健身投入的主体责任,加大市级财政对各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区均衡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扶持、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和促进形成社会多元参与的局面。

    毛放委员提出,“现在有些场馆把部分项目开放取代全部项目的开放。有些场馆增加公共体育场馆内自己收费的专场。还有的压缩场馆开放的空间。比如游泳馆一个游泳池,他一分为二,一边是市民公共开放的空间,还有一边是收费的。”

    “现在学校和社区,尤其学校免费开放,积极性不高,有很多原因,包括安全、管理等方面问题。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一旦发生意外,学校和社区要承担法律责任,”如何让学校和社区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没有后顾之忧?丁伟委员建议,“考虑到国家民事制度正在完善中,我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把这部分内容写进民事责任法中,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免除免费提供公共体育设施的单位法律责任。”

      青少年活动少、残疾人设施少 应增加不同群体健身需求

    “现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老人多、女性多、外籍人员多;中小学生少、青少年少,恰恰这两个少需要我们关怀、引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健身的指导。“中国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美国高中生掌握三项体育技能的比例大概在90%以上,我们中国大一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只占10%左右。”

    蔡威副主任提到多年前上海体育学院发布的“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时间过多、过度使用智能电子产品、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比例偏低。此外报告提到,近年来体育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它能够占用的时间还是相对局限。加上城市学校体育场地空间有限,拓展也越来越难。儿童青少年的体育参与亟待其他渠道的支持和社会协力,包括“家长表率”和“社区环境”等。

    “希望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大力营造青少年参加体育的氛围。对此条例可作强调。阳光一小时早就有,但是学校在落实上存在一定问题。”蔡威副主任建议。

    残疾人的体育健身也引起了委员和代表关注。“市民健身苑点缺乏残疾人用的健身器材,特别是对肢体残疾者,”金晶代表谈到在社区健身苑点调研的情况你,“难以找到适用我的健身器材,还有健身器材上缺少盲文标识,因为残疾人中能相对比较好运用健身器材的是聋哑人和盲人,加上社区体育指导员在健身苑点很少看到,没人指导。”市残联理事长王爱芬委员认为,“全市一万多个健身点大多缺乏无障碍设施,有的轮椅是进不去的,适合残疾人的特殊器材也没有,还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要重视这项工作,特别在定政策、抓管理时要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结合本次执法检查的情况,执法检查组认为需要对条例进行全面修订。据了解,相关委员会将结合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制定工作,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适时启动修法程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