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娃娃看小病老人看重病都能不出区 金山人家门口享受大医院服务
  • 娃娃看小病老人看重病都能不出区 金山人家门口享受大医院服务

    时间:2018-04-25 15:42:5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轶琳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25日报道:金山区干巷镇新溪村的奚老伯腹部不适半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被确诊为左半结肠癌。梗阻的常规方案是两步手术,第一次切除肿瘤并做结肠造口,半年后行第二次手术将造口回纳。经普外科、肿瘤科、消化科会诊后,决定合作开展结肠支架置入术,将两次手术变为一次手术。结肠支架置入后很快解除了结肠梗阻。10天后患者肠道水肿缓解,普外科行降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7天出院。

    在金山医院肿瘤中心,类似的病例还很多。肿瘤的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使更多本地患者选择留在金山治疗。怎样让医生跑、服务跑、技术跑,患者和家属不用跑就能享受到市区三甲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金山医院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远郊金山区内唯一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通过积极资源联合、技术输入、服务质量提升等形式,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新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4月24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全国大城市第一个“郊区医联体新气象”系列专题采访,记者获悉,近年来,根据国家关于此项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显著。以金山区为例,现在,金山肿瘤病人无需千里迢迢赶到市区,在家门口用最先进最规范的方式告别肿瘤。

    为使肿瘤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治疗,提高肿瘤综合诊疗水平,2016年金山医院在肿瘤放疗科的基础上,整合外科、血液科等多学科专业团队成立多学科协作的肿瘤中心,扩大肿瘤患者的收治能力,以满足肿瘤患者综合性、规范性,系统性的治疗需求,全方位开展肿瘤患者所需的放疗、化疗及手术等综合治疗。医院还积极探索肿瘤患者的MDT诊疗模式,通过多学科专业团队的合作,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让肿瘤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现在病人可以在金山医院完成中晚期肿瘤的介入治疗。”金山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刚透露,中山医院肿瘤介入专家作为金山医院首席专家和学术主任,定期专家坐诊、查房指导、专科培训、手术操作。金山区及周边肿瘤患者也可以在家门口检查PET-CT。

    同样获益于医联体的还有家住金山区的沈先生。他依旧记得,几年前带孩子看市区病,自己要坐早上5点多的石梅线先去医院挂号排队,妻子再带着孩子坐7点多的石梅线来就诊,看一次病,怎也要花大半天时间。22015年,金山医院被复旦大学儿科医联体正式授牌。通过儿联体,金山医院转诊儿科医院的病例每年减少了约300例,减少了患儿及家属的奔波,也缓解了市中心专科医院的压力。

    与此同时,据金山医院院长沈辉介绍,医院启动儿科门急诊一体化建设改造工程,现已设计完毕,准备开工。一体化建设将能更好地提升服务能级,医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打造综合医院儿科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儿科重症、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

    根据《关于上海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上海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得到进一步落实,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落实家庭医生“管健康”、“管费用”,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据悉,截至2017年底,上海已组建以区域医联体、专科医联体为主要形式的40余个医联体,本市所有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参加医联体建设的二级医院达到83家,占二级医疗机构总数的79%,有效推动了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改善,整体医疗服务效能得到优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