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当3D摄影遇上建筑遗产:那些斑驳似乎触手可及
  • 当3D摄影遇上建筑遗产:那些斑驳似乎触手可及

    时间:2018-01-17 15:23:43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翔

    原标题:当3D摄影遇上建筑遗产:似乎,那些斑驳触手可及

    图说:新华社区老房子 网络图

    昨日迷雾,徜徉新华路,老房子掩映在郁郁葱葱之间,历史的斑驳好像来时的路,影影绰绰……

    身边,高耸入云的水泥钢筋,正值当年,风华正茂;新华路上的老房子宛如迟暮美人,一袭烟雨,往事如风。幸好,云端有科技;也幸好,她们还在。

    应该感谢3D技术,让那些老房子的故事触手可及。

    记录,从新华路开始

    上海,值得记录的老房子那么多,从哪儿开始呢?就从新华社区开始吧。因为,“当3D摄影遇上新华建筑遗产”是新华社区基金会首批公益项目之一。

    新华路最早叫安和寺路,素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的美誉,梧桐茂密,静谧低调又不失高贵优雅。这里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辖区有千年法华古镇,所谓“先有法华,后辟上海”。

    图说:新华社区老房子 网络图

    “曾经我做过一个栏目,叫《走读上海》,我走了好久,都没有走出‘新华’,这里有上海的年轮,故事太多了。”昨天,启动仪式的现场,主持人夏磊说,他就生活在这片老房子中。每天早上大饼油条,晚上倦鸟归巢,攀着藤蔓的屋檐下,藏着这个时代的焦虑和喧闹,也有这个时代的细腻与敏锐。日升日落,老房子和与她们擦肩而过的人一起,阅遍人间芳华,有你,有我,有阿姨爷叔,有美国总统……

    在上海中心城区,像新华路这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有12个。虽然我们的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不断前行,但是这些老建筑身上还镌刻保留着历史的痕迹,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它们是上海城市文脉的承载区,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存在让上海这座城市更有“厚度”。它们值得被记录,被珍藏!

    图说:新华社区老房子 网络图

    3D技术并不高冷

    昨天,活动现场播放了一段3D微电影――“3D镜头下的新华老建筑风貌”。现场不少新华社区的居民在看完这段3D影片后,感叹这些天天路过的外国弄堂、蛋糕房、邬达克旧居、孙科别墅、梅泉别墅……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3D效果让这些老房子真切地展现在眼前,不曾走远;陌生是因为几十年了,他们中好多人也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欣赏这些老房子台阶上的青苔,花园里的阳光。

    毕竟,这座城市值得用3D镜头记录的建筑和故事,太多太多。看上去,3D这门科技好像挺高冷,其实如今用手机都可以实现3D。

    为了让更多人掌握3D拍摄技术,更立体地记录老建筑的风貌。主办方还举办了一场3D拍摄技巧专题讲座。只用了十几分钟,老师就在现场教会了社区里的老人,如何用手机拍摄3D画面――只要下载一个APP,按照APP介绍的步骤来,分分钟拍摄3D大片――这里就不再展开了。当然,要拍出好作品还是需要花些心思的。

    图说:新华社区老房子 网络图

    “建筑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凝固,是城市文脉的载体。”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素华说,“3D摄影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拍摄及展示技术,沉浸式的体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立体摄影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运营,以新华街道历史建筑遗产的尝试开始,具有示范效应。”(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马上评:3D这条“路”】

    上海是一座立体的城市,从天上到地下,从弄堂到电梯。每天,在这里都流动着崭新的故事,风姿绰约的佳人会变老,房子也会,最终留下的只是一段故事。

    从前,总把岁月写在日记里。现在,随手的3D拍摄技术,让回忆终于立体起来了。带上3D眼镜,曾经房前屋后的鸡毛蒜皮,婚丧嫁娶仿佛就在昨天;灶披间里的袅袅炊烟,亭子间里的打情骂俏近在眼前;庭院前的小狗,穿过树叶的阳光,同甘共苦过的兄弟……一举手就可以拥抱。随时随地,用3D技术记录下那些每条路上老房子和她的故事,其实,也是记录着我们自己。

    采用3D先进的表现形式对历史建筑遗产进行内容开发,一方面,用一种新奇的方式展示身边的建筑宝藏,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市民的科学素养,也同时提升了市民历史遗产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它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丰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成果,在科创中心建设背景下,探索出一条上海 历史风貌区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新载体、新内容,有趣更有意义。

    3D这条“路”,从新华路延展出去,沿着上海的文脉,源远流长,越来越立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