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中国电科:“天舟”送快递 我们保“安全”
  • 中国电科:“天舟”送快递 我们保“安全”

    时间:2017-04-21 00:12:47  来源:  作者:

    视频:回顾“天舟一号”发射全程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海南文昌4月20日电 题:中国电科:“天舟”送快递 我们保“安全”

    作者 张素 王雪姣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中国首个“太空快递员”。从“快递员”的神经系统到监测“物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对全流程进行技术升级改进,确保安全送达。

    神经系统:全国产,更安全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骆云飞 摄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骆云飞 摄

    “数字信号传输光模块好比人的神经系统,控制着数据的发送、传递和接收。”中国电科专家罗洪说,飞船从宇宙空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地面控制台与飞船间的通话、交会对接时的传感数据,都由数字信号传输光模块完成。

    以往飞船用铜缆传输信号,与之相比,数字信号传输光模块把重量降低到十分之一、体积缩小到五分之一,却把传输速率从兆比特量级提高到吉比特量级。

    除首次将数字信号传输光模块应用在中国的航天工程,中国电科还为“天舟一号”的“大脑”、“神经”贡献核心芯片“抗辐射加固1553B总线控制器”,它能抵御太空带电粒子多次打击而保持正常工作。

    中国电科配套全国产自主研发的10余种70余只传感器、多组光缆及光纤连接器,实现核心器件自主可控。

    物流监控:全方位,无死角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骆云飞 摄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骆云飞 摄

    为实时捕捉“快递员”的轨迹,中国电科在各环节安插“物流监控员”。

    第一阶段“箭船发射”,对应的是安装在运载火箭的脉冲相参应答机,它可与地面雷达协同完成运载火箭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并判定飞行是否正常。

    第二阶段“箭船分离”,对应的是地面雷达、测控站、天链卫星、船载组成的测控系统。其中,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能对全球200千米以上、2000千米以下空间全轨道近100%覆盖。

    第三阶段“图片回传”,要向国内外用户展示物流进展。专家称,天地图像终端将首次实现全高清图像的实时解码显示,人们可在电视上观看实况。

    使命必达:视角广、测量准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孙浩 摄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4月20日晚间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孙浩 摄

    “天舟一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三次交会对接,每一次都需要依靠激光交会对接雷达“找到对方”。

    中国电科激光雷达总设计师屈恒阔说,两个飞行器飞行速度是7.9千米/秒,特别是要用“让子弹飞”的速度完成绕飞对接和6小时左右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要求激光雷达始终保持宽广视角和高精度测量。

    屈恒阔及团队对激光交会对接雷达进行两大技术改造,其一是增加多对接口和绕飞过程中的目标识别功能,其二是提升雷达的空间长寿命。经测试,同等体积重量功耗下“国货”比“洋货”的雷达工作范围增大两倍。

    据介绍,激光交会对接雷达这双“慧眼”还将被用于中国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及深空探测等任务。(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