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中国老漂族调查:专程照顾晚辈比例达43% 盘点他国老漂族现状
  • 中国老漂族调查:专程照顾晚辈比例达43% 盘点他国老漂族现状

    时间:2018-05-15 00:00: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北京朝阳区南太平庄社区居住的马阿姨最近心情很差,屡次想带着孙女回东北农村老家,却说不出口。2年前,她来到北京帮儿子一家照顾孙女。由于不会说普通话、不识字,在这里,她的朋友圈只有儿子、儿媳;能称得上点头之交的邻居只有一个;平均每月在社区遛弯的次数只有一次……这个社区10多栋住宅楼里塞满了几千人,但对马阿姨而言,都是陌生人。只有面对8个月大的孙女时,她才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在中国,像马阿姨这样的随迁老人还有很多。本该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们,为了帮助子女照顾晚辈、分担家务而漂泊异乡,媒体将他们称为“老漂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记者在北京多个社区走访调查发现,缺少朋友、想家、孤独、不适应,成为很多随迁老人的共同特征。由于没有本地户口,医保报销困难,一些“老漂族”甚至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亲朋旧友远离等原因,随迁老人与迁入地生活产生隔阂,甚至鲜少出户,成为社区中的“隐形人”。

    在其他国家,老人是否也会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年轻人带孩子,是否需要父母助一臂之力呢?

    日本: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带的情况并不多见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很多日本女性在结婚生子之后,都会专心相夫教子,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带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在日本的中国家庭,很多沿用的是国内的习惯,四位老人会轮流到日本帮忙照看小孩。

    在日本,孩子主要由父母来抚养。很多孩子的妈妈都在孩子满三岁可以上幼儿园以前长期休假或辞去工作专心养育孩子,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带的情况比较少。调查显示,妈妈没有工作和有工作的情况下,孩子和祖父母每个月相处的时间只有几小时的分别占47%和43%,没有请求过老人协助的都是占31%。日本的家庭观念是孩子要由父母来抚养,而且老人有自己的乐趣,做子女的不愿意打扰老人们的生活。

    即使这样也会因教育方式不同而引起冲突,比如一位妈妈抱怨说,在吃饭前孩子再饿也不会给他吃零食充饥,但如果祖父母在,他们会给孩子吃零食。对这类问题,日本的教育专家主张不必太在意,孩子需要一个逃避的地方,如果所有的都统一,孩子也会感到压抑。

    澳大利亚:祖辈很少插手带孩子的事情

    澳大利亚人的家庭观念和欧美差不多,祖辈很少插手带孩子的事情。在他们眼里,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应该再为孙辈的事过于操劳。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通常,只要超过六个星期大的小孩,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就可以接纳。但是一般澳大利亚的父母会在孩子半岁到一岁的时候,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一般在澳大利亚的父母,有了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小孩之后,父母中的一方会选择全职在家带小孩,也不需要爷爷奶奶辈过多的帮助。虽然这样会使家庭收入略有减少,但政府的育儿津贴和失业津贴能够弥补部分的不足,所以经济压力也并不会很大。而且在澳大利亚,通常一对父母会生育多个后代,对于爷爷奶奶辈来说,第三代可能有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如果只带其中的一两个会有厚此薄彼的嫌疑,而如果全带,显然是忙不过来的。

    南美:老人们通过教会或同乡会排解孤独感

    在南美,一些跨国打工者也会带着父母“浪迹天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南美记者王觉眠介绍,为了帮背井离乡的老人克服身处异域的疏离感、孤独感,子女会鼓励老人们到教会或者同乡会结识新朋友,在聊天中排解抑郁,互相帮助。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生活,会发现在超市或者商店一些打工者长得和本地人不一样。他们通常来自阿根廷的邻国秘鲁和玻利维亚,是体力劳动者。在周末的集市也能看到他们带着老婆孩子和老人在集市上买东西。这些老人多半来自安第斯山区,对港口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适应较差。虽然语言相通,但是生活很不方便,这些老人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抑郁和疏离感。为了克服思乡之情,这些打工者通常以教会为据点,在教会活动中闲聊,互相帮助。同乡会也是很不错的途径,还有一些老人自己制作小工艺品在集市上售卖贴补家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鼓励这些跨国打工者把家人接来团聚,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犯罪率。同时打工者的子女可以进入收费低廉的公立幼儿园或者中小学就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