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严慧英委员:建议要求所有师范生必修课增加融合教育的内容
  • 严慧英委员:建议要求所有师范生必修课增加融合教育的内容

    时间:2018-03-05 00:00: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陈锐海) 2017年5月1日,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开始实施,新修条例规定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严慧英也指出,如何保障更多适龄残障儿童入学就读并保障其教育品质,促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融合已成关键。

    适龄受访者(6-15岁残障儿童)只有45%正在接受义务教育

    融合教育是指让身心障碍学生跟同龄普通学生一起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教学方式。其强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

    在严慧英看来,我国适龄残障儿童入学难的问题突出。2017年9月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发起的“适龄残障儿童入学状况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该调查收集到9484份有效的家长问卷,分析结果显示,适龄受访者(6-15岁残障儿童)只有45%正在接受义务教育,休学/在康复/培训机构/在家的占37%。

    调查显示,2017年9月申请入学的2465名受访者中有28%申请失败,未能接受义务教育,原因包括:学校不接收特殊孩子、学校认为孩子的障碍程度不能上普通学校、学校通过筛选评估进行有条件录取、学校资源有限等;另有3%虽成功入学但在12月已经休学或退学。

    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滞后

    严慧英表示,调研结果不容乐观。那么适龄残障儿童入学难的原因何在?严慧英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普通教师在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严慧英指出,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和职后阶段,融合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培养缺失。

    “在职前阶段,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滞后,人才储备不足。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落后,融合教育理念在整个师资培养体系中未得到体现。”而在职后阶段,严慧英认为,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职后培训的规定主要出现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文件中,其约束力仅限于特殊教育领域,难以调动整个教育领域落实相关规定,培训的内容限定为特殊教育相关内容,未扩展至融合教育相关内容。

    其次,师资待遇得不到保障。2016年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的调研发现,76%的教师认为特殊需要的学生应进入特殊学校或者由专业特教老师来辅导,普通学校和学科老师应专注于为普通学生提供教学。但在提供适当支持、培训、考评和激励机制下,有三分之一的老师愿意担任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

    融合教育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在严慧英看来,是教育质量评估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对残障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无法进一步保障普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的可落实性和有效性。

    建议所有师范生必修课增加融合教育内容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融合教育师资素养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严慧英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严慧英建议教育部要求师范院系所有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中增加融合教育理念和方法等内容,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将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普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做有效结合,结束二者独立并行的现状。

    其次,严慧英建议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根据普通学校招收的残障学生情况灵活机动地配置融合教育师资,使用特教经费及专项经费,保证融合教育师资的待遇及其开展融合教育所需的其他经费支持。

    最后,严慧英建议将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的内容写进国家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使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有法律作为保障,提升法律及政策规定的效力层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