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艺术家网购34万人信息办公益展 法律界人士:数据来源非法
  • 艺术家网购34万人信息办公益展 法律界人士:数据来源非法

    时间:2018-04-06 00:00: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4月6日消息(记者杨博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一场特殊的展览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展览内容为青年艺术家邓玉峰从网上购买的武汉34.6万人的个人信息。虽然展出时已将这些信息进行了模糊处理,但仍然引发争议。对此,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虽然其初衷是为公益,但数据来源非法。大数据时代,公民信息安全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4月4日,这一名为《秘密――邓玉峰个展》的展览在武汉美术馆开展。公开资料显示,这一展览是艺术家邓玉峰专门为武汉制作的公共艺术项目,展出内容为邓玉峰从黑市购买的武汉34.6万公民的重要数据,其中包括姓名、电话、住址、银行存款等信息。展览共分为大数据、现场行为、手机发送平台、数据人、文献资料等几个部分。

    今天上午,邓玉峰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展览所涉及个人信息大部分是在QQ上购得,收集了大概一个月。

    邓玉峰表示,这一展览旨在通过艺术的手段引发社会对个人信息的讨论。因为很多人对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比较麻木,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如果是这样,那么个人隐私的伦理边界在哪里,这是他想和公众探讨的一个问题。

    邓玉峰说,展览开展后,他和志愿者们陆续向这34.6万人发送短信,邀请他们来参观自己的展览,与全民共同完成这次“社会公共实验”的艺术行动。然而对于这样的方式,很多人并不理解。“其他很多人都在收集(个人信息),包括志愿者和美术馆方面,并不是只有我在做。他们告诉我说,收到的第一条短信,有三个字,‘你有病’。我觉得‘你有病’反而能体现大部分人的状态。”

    对于这样一场展览,有观众表示,虽然其初衷是在提醒世人,但在展览材料的准备过程中,邓玉峰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又是否涉嫌违法?邓玉峰对中国之声表示,考虑到这一点,在展览中都对个人信息的关键部分进行了处理。现场其实都是很普通的A4纸,不过他用了一种隐形药水进行了处理,只有在特定的一种光源下,白纸上的内容才会亮起来,平时的光线下就是一张白纸,所有重要的信息,比如电话号码、邮箱、家庭住址、公司地址,包括公司的注册资金等都有处理。

    对此,有法律界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艺术家从网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来源非法。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入刑。

    今天中午,记者拨通武汉美术馆电话,一位值班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当地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更多细节不便透露。

    按照计划,这一展览将持续到4月29日。邓玉峰表示,虽然该展览很可能会提前关闭,但应该能够通过这一展览唤醒公众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来,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确是一种违法行为,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对于邓玉峰的行为,不宜以刑事法律论处。从刑事法律角度而言,他可能违反了法律规定,因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但从民事法律角度来说,如果收集公民隐私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且在必要限度内,根据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上述行为属于豁免行为。艺术家对购买的个人信息,在公开渠道都已经进行了模糊化处理,而且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确实存在公共利益的因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