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河南宅基地复垦券交易火爆 14098亩复垦券交易金额达28.19亿元
  • 河南宅基地复垦券交易火爆 14098亩复垦券交易金额达28.19亿元

    时间:2018-04-07 00:00: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郑州4月7日消息(河南台记者温晓磊)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一直是各地地方政府研究的重点。从2016年起,河南省政府便率先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省域内公开交易“宅基地复垦券”的新举措,以此来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重新利用起来。本月4日,河南省今年第一批宅基地B类复垦券交易取得开门红,14098亩复垦券在3分钟内全部以每亩20万元的熔断价成交,交易金额为28.19亿元。

    自河南省实行宅基地复垦券制度以来,复垦券交易一直火热,大多以熔断价格成交。什么是宅基地复垦券?拍卖为何如此抢手?据介绍,复垦券的实质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假设某村庄建设用地占500亩,经过搬迁村民住进了新建小区,新小区占地400亩,原村庄拆除后复垦为耕地,那么就节约出建设用地100亩,这100亩就是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因为这些节余指标主要来自于村民宅基地拆旧复垦,所以被称为宅基地复垦券。

    这次复垦券交易仍然采取网上公开竞价交易的方式,经过发布公告、网上报名、现场核实等程序,共有16个县级政府和园区报名参与网上竞拍。4月3日上午9点,复垦券各交易标段一经推出,均在3分钟之内达到熔断价格。

    河南省将宅基地复垦券分为A类和B类。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内,A券主要是易地扶贫搬迁村庄产生的;而没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村庄,通过治理“空心村”等办法,节余出一些建设用地指标,这就是B券。A券的购买方主要是在郑州市八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B券的购买方是省内县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批准的园区。

    为何要推行复垦券?据了解,河南省每年建设用地指标缺口达50万亩,城镇化进程因此受限。与此同时,省内不少县区地广人稀,大量土地荒废,指标闲置。宅基地复垦券通过把农户搬迁脱贫、县级整理土地、省级平台交易、城市使用指标、收益返还当地政府和农民等环节串联起来,以制度创新为易地扶贫搬迁增添动力。2016年12月,河南省在全国首次探索宅基地复垦券公开拍卖。当时,首批宅基地复垦券拍卖中,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拿出941亩指标公开竞拍。卢氏县副县长陈伟介绍:“交易后给贫困户补助之外,除了土地整治成本,其余收益部分都要进入县里统筹安排脱贫攻坚工作。对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有非常大的好处。”

    截至目前,河南省共实现交易A类、B类复垦券7.18万亩,筹集资金155.45亿元,复垦券交易所得收益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治胜表示,复垦券收益将用于全省扶贫搬迁,“主要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和同步搬迁群众搬迁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宅基地复垦券公开交易市场,能够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把农村宅基地权益财产化,增加农民的收入。”

    以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为例,截至今年1月,两批复垦券收益达到5.9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入住新房后,旧房及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按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每亩15万元进行结算,以不同形式返回给易地搬迁群众。

    如此看来,用“宅基地复垦券”交易这项举措来支持扶贫,让原本的宅基地成为建设用地,盘活闲置的宅基地。这个过程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一直被大家讨论的“宅基地入市”这件事。那么这项举措是否意味这是一种“宅基地入市”的形式?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只是一种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政策,宅基地仍然不是作为“商品”来交易的,不能过度理解成“宅基地入市”。

    张大伟表示,复垦券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流动性,这跟国家推动宅基地流转政策方向吻合,但和大部分人以为的宅基上市有一定区别。现在宅基地只是在集体用地拥有者之间做流转。大家普遍认为入市是指它成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商品,比如商品房一样做交易。现在看,无论是复垦券还是宅基地,流转的只是部分对象,不是对普通市民销售,更多的还是农村土地集约化的应用,避免一些土地闲置。

    对于河南省的“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尽管和宅基地上市不同。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叶剑平认为,这类土地利用形式也要审慎推行,因为流转出来的土地指标是有限的,要避免影响地区未来的发展。他表示,在精准扶贫上可以这样用,但是大规模这样用可能会限制未来发展的空间。(用地)指标是平衡的,有些贫困地区现在建设用地指标暂时不一定能用的上,但是(以后)发展的时候又需要指标了,这时候没有指标发展权就会受影响。

    近几年来,类似“宅基地复垦券交易”这样将农村闲置土地集约利用的举措,全国各地也进行了不少尝试和试点。宅基地可以合理流转,但达到“入市”的程度其实还差的很远。张大伟分析称,尽管宅基地流转的尝试有很多,不过以现在的情况看,宅基地入市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果达到大众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宅基地入市,其实对过去房地产政策是一种颠覆,宅基地全面上市还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实现的目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