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中央级文件出台 严防公益事业暗箱操作
  • 中央级文件出台 严防公益事业暗箱操作

    时间:2018-02-28 15:37:04  来源:  作者: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狗年伊始,大新闻一个接一个。

    国务院办公厅26日发布《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这份文件不太长,4000多字;措辞也很平和,不激烈。但对各种遭人恨的“暗箱操作”来说,这无异于当头一棒。

    《意见》明确,除了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的政府信息都应当主动全面公开,公开重点为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灾害事故救援、公共文化体育等7个领域。

    这些领域都和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长期以来公开透明力度不及社会期待。针对上述领域常见的“暗箱操作”,《意见》给出了详细规定。

    ――及时向社会公开扶贫政策,扶贫规划,扶贫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实施期限、预期目标、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电话、检查验收结果等信息,向特定区域特定群体公开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帮扶责任人、扶贫成效等信息。

    此前,中纪委已经揪出不少非法挪用扶贫资金的腐败典型。怎么用好扶贫资金,让有限的资金惠及“货真价实”的贫困地区、贫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很关键。光靠政府部门盯着远远不够,还要通过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创造条件发动民众监督,才能让那些觊觎扶贫资金的“蛀虫”不敢“张嘴”,更好实现精准脱贫。

    ――全面公开救助对象认定、救助标准、福利补贴申领及申请审批程序等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公开救助款物的管理和使用、福利补贴发放等情况。

    财政供养人员每月拿几千块钱工资却领着低保,民政局官员不仅自己违规冒领低保,还收受好处给别人违规办理低保,这类“监守自盗”型的腐败并不罕见。《意见》这两句话很明确,社会救助必须精准聚焦真正需要救助的人,不给打这笔“救命钱”主意的人以可乘之机。同时,要在提高透明度、确保公开实效的同时,保护好生活困难民众的个人隐私,维护他们的尊严。

    ――紧扣利益关系直接、现实矛盾突出的事项,重点公开相关政策、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和使用、困难学生资助实施情况等信息。

    宁波市教育局/摄 (来源:中新网)

    宁波市教育局 供图

    “利益关系直接、现实矛盾突出”的事项指什么?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剧透”:要着力解决中小学“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之所以棘手,除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外,也与相关政策规定不透明有关。唯有全面公开,才能把诸如“择校靠成绩不如靠‘关系’”的乱象消解于无形。

    ――及时发布灾害救助需求,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数量、使用情况,救助对象及其接受救助款物数额,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等信息。

    还记得郭美美吗?2011年,这个微博实名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炫富女孩使红十字会乃至整个公益慈善界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善款究竟进了谁的口袋”的质疑铺天盖地。虽然事后证明红十字会是“躺枪”,但慈善界运行机制不够透明却是不争的事实。主动、透明、完整公布善款收入及使用情况,正是重塑公信力的根本。

    ――重点公开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污染源监测及减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投诉处理等信息。

    这是打中了现在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的“七寸”。在中国,不少“小散乱污”企业都是在没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情况下擅自建起来的,自然也不会搞污染防治设施,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隐患。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投诉处理等信息,有助于从根源上防止企业非法排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唯有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度,才能提升公益事业公信力,并为扫除民众身边“苍蝇”式的腐败打好基础。(李晓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