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台湾新闻 > 台湾写真:不争现在争永远――台湾斫琴师林立正的痴琴匠心
  • 台湾写真:不争现在争永远――台湾斫琴师林立正的痴琴匠心

    时间:2018-07-28 18:35:04  来源:  作者:

    中新社台北7月28日电 题:不争现在争永远――台湾斫琴师林立正的痴琴匠心

    中新社记者 路梅

    他本是一名渔工漂泊海上,而立之年却一头扎进古琴世界,以妙手仁心让千年老琴重生、再鸣太古之音。他踏遍两岸觅良材,斫之成器誓将中华经典长流传。台湾斫琴师林立正对来访的中新社记者说:“我这一生没有别的东西,就是琴了。”

    林立正本是一名渔工漂泊海上,而立之年却一头扎进古琴世界,以妙手仁心让千年老琴重生、再鸣太古之音。他踏遍两岸觅良材,斫之成器誓将中华经典长流传。台湾斫琴师林立正对来访的中新社记者说:“我这一生没有别的东西,就是琴了。”图为台湾斫琴师林立正与儿子林法制琴。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台湾斫琴师林立正与儿子林法制琴。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祖籍山东,林立正幼年随家人来台,青年时在渔船上工作。30岁时,有位朋友想学古琴却买不到,问他能否帮忙做琴。“我会一点木工和漆工,觉得这很简单。”现年74岁的林立正回忆,动手才发现很多地方不明白,“做得不像样”。后来找到古琴名家孙毓芹,经他指点,林立正才慢慢摸索到制琴门道,谱出一段二十余载的师生情谊。

    音质松透空灵、外形雅致内敛、做工用料上乘、能传世的才算好琴。“做不好我就不服气”,林立正放弃了出海,沉浸在琴的世界,研究木质、漆性,进山找木头、看割漆,到校园旁听木材物理、化学课程,“连做梦都在制琴。”

    木料,直接决定琴的音色。存放时间越久远,木料中残存树脂和水分减少,细胞内空间变大,传音快、共鸣好,才能奏出“钟鼓之声”,林立正说:“至少要明朝以前的木头才好,但在台湾不多见。”为寻良材,他几乎每年都往大陆跑。

    林立正本是一名渔工漂泊海上,而立之年却一头扎进古琴世界,以妙手仁心让千年老琴重生、再鸣太古之音。他踏遍两岸觅良材,斫之成器誓将中华经典长流传。台湾斫琴师林立正对来访的中新社记者说:“我这一生没有别的东西,就是琴了。”图为林立正制作琴面槽腹粗坯。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林立正本是一名渔工漂泊海上,而立之年却一头扎进古琴世界,以妙手仁心让千年老琴重生、再鸣太古之音。图为林立正制作琴面槽腹粗坯。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在林立正位于台北关渡平原的工作室“梓作坊”墙上,挂着一段福建漳州南山寺的房梁木,是上世纪80年代,他征得寺方同意,用新木材换回的。这块唐朝建寺时使用的木料,距今千年,轻拍听其声,温润松厚如乐音。用它裁锯出的琴材触感柔软似绒布,制出的琴音质上乘。

    凭着一股执着劲头,林立正对每道工序“吹毛求疵”,将斫琴技艺提升至艺术创造之境。至今,他仍不断研究、改进琴腹内结构、寻求音质提升,且坚持使用大漆、鹿角霜等天然原料,认为唯有它们能与琴体和谐共振、琴音长鸣,而这是现代工业粘合剂与涂料远不能及的。

    制琴之外,林立正修复过数十床老琴,其中不乏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雪夜冰”这样的元代名琴。让林立正最有成就感的,则是耗时2年让唐代古琴“桐雅”重获新生。“那是我见过老琴里声音最好的,上面布满了不同朝代文人的落款,有倪瓒、王阳明,真是奇妙。”

    林立正本是一名渔工漂泊海上,而立之年却一头扎进古琴世界,以妙手仁心让千年老琴重生、再鸣太古之音。他踏遍两岸觅良材,斫之成器誓将中华经典长流传。台湾斫琴师林立正对来访的中新社记者说:“我这一生没有别的东西,就是琴了。”图为林法为父亲演奏北宋古琴“玉壶冰”。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林立正本是一名渔工漂泊海上,而立之年却一头扎进古琴世界,以妙手仁心让千年老琴重生、再鸣太古之音。图为林法为父亲演奏北宋古琴“玉壶冰”。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1977年,旅行者号探测器带着录有古琴名曲《流水》的唱片飞向太空;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对林立正来说,琴像孩子,又像挚友,赋予它生命,也向它倾诉,“古琴是中国人的乐器,随着中华文化延续几千年至今,有我们的人生哲学在里面,它的乐曲深入人心,无可取代。”

    林立正舍不得售琴,却也盼它们遇到懂琴人,得到善待。“琴是乐器,要不断弹奏才能延续生命,音质也会更好。如果只摆在橱窗里看,反而容易损坏,对琴不公平。”今年5月,林立正去了趟北京,想在那里设立工作室。“大陆的老琴更多,我想尽自己的力量,能救一个是一个。”他问记者:“听说大陆出台了‘31条惠台措施’,不知道有没有适合我的?”

    1990年,时任台湾和真琴社社长的林立正成为两岸古琴交流的首航人。此后多年,他参与及主办过十多次音乐会、座谈会等两岸古琴交流,推动台湾古琴界进步。现在退休,他仍主张这样的互动应长流不息。

    “坐在琴上长大”的次子林法,是林立正最默契的伙伴与知音;十余岁开始学古琴,曾赴北京就读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现已是台湾著名古琴演奏家。他与父亲一起制琴,开设“太古琴馆”教授弹琴,常往来两岸教学、演出。

    “梓作坊”常年开班教授制琴。去年开始,林法通过网络招生,报名的人多起来;除了长期的传承班,还增设短期体验班,父子更加忙碌。“我想把这几十年探索总结的技术详尽记录下来,出一本叫《斫匠工谱》的书,希望能让后人少走弯路,斫琴不要断了传承。”林立正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集合智慧,把古琴发扬光大。

    “我是琴奴,为它而忙!”工作室阁楼里挂满了林立正收集的木料,他制琴选木料都会用厚一些的,弹奏年头越长声音越好。“这些老木头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我,成为乐器,发出最美的声音。”他一边仔细地给制作中的琴身刷漆一边说:“有人争现在,有人争永远。我争的是永远。”(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