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 只因深深爱着山西文化
  • 只因深深爱着山西文化

    时间:2019-04-26 00:00:00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梁玉春(左二)在纪录片《大太行》启动仪式现场。

    梁玉春和他的团队近年来获得的荣誉和奖项。

    前段时间,外交部向全球推介山西,新时代山西改革创新、转型崛起的崭新形象令世界瞩目。作为山西美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山西文化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此举也极大地坚定了山西人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山西人的自豪感。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山西工作中心主任梁玉春对此尤为感慨。这个十几年如一日,带领自己的团队,在国家级媒体平台推介山西文化的媒体工作者;这个对山西文化情有独钟的文化自觉者,最大的希望,便是山西文化走出去的步子迈得更大些、更坚定些。

    深挖文化底蕴构建山西文化大数据

    “山西,随便抓一把泥土能挤出黄河母亲的乳汁;任意捡一块瓦砾,也能掂出华夏文明的厚重。山西是华夏文明之根啊,但,到底该怎样留住根脉,这是我多年来一直萦绕心头的追问。”梁玉春这样对记者说。

    回忆起十多年前在北京工作时,每次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们聊起山西印象,同事们只知道山西的煤和醋,梁玉春触动很大,下决心要让更多人从文化角度了解山西,重新认识山西。对他而言,山西文化就像养在深闺中的美丽少女,需要走到人前,绽放芳华。

    他想要全国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山西文化表层的美,而是有深度有层次有底蕴的华夏文明根脉之美。

    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跟实现梦想相比,夜兴夙寐、风餐露宿、经济紧张这些寻常人眼中的苦,在老梁和他的团队那里就都不算什么。

    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在拍摄总时长162分钟、6集文献抗战美术纪录片《烽火丹青》时,20多人的团队,历时8个月,行程3万多公里,深入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寻访健在的当事人,奔赴延安、西安、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寻访拍摄回大量历史照片、影像资料,并通过画面语言将一个个艺术家鲜活的个体故事还原成一部生动的集体记忆,让那段湮没在战火烽烟中的美术史重见天日。

    不仅是《烽火丹青》,为了拍摄一部能真实反映山西民俗文化的人文纪录片《年味》,传承古老年文化的韵味,2014年的春节,老梁一个一个给团队里的小年轻们的家长打电话,说服他们让孩子过年时留在山西拍摄。在老梁真诚的感召下,摄制组成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天镇县新平堡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晋商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平遥古城跟拍一名爱尔兰人如何过中国年;在晋城上庄古镇与村民同吃同住,昼夜鏖战……

    “三晋人讲述三晋历史故事”的系列纪录片《大山之西》;弘扬与呈现山西陶瓷文化,再现山西陶瓷历史脉络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三晋窑火》;梳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世今生的系列专题片《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氏琉璃》《刻印沧桑——平阳木版年画》《千年古城的新漆艺路——平遥推光漆器》《龙腾古州钟灵地——移穰龙灯舞》等一部部影像作品,在将优秀的山西传统文化层层剥开的同时,也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清晰的文化山西呈现给观众。

    作为一个在文化圈子里浸泡数年的媒体人,老梁深知文化发展规律,他最担心的就是一些还没有来得及抢救的传统文化随着传承人的离开而消失,他最渴望的就是把能记录的文化发展变迁都留存下来,构建一个丰富的山西文化数据音像资料库,随时为想要了解山西文化的人提供帮助。

    这项工作,也随着山西文化数据资料积累的逐年增多,老梁的团队已经着手开展,现已初步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归档整理。

    借助国家级媒体平台推动山西文化走出去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是一个在全国拥有上亿观众并通过亚洲四号卫星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的媒体平台,如何充分利用它,发挥它重要的桥梁作用,推动山西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一个有心人的答卷往往有特别之处。

    老梁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对山西文化是真喜爱、真动情、勤思考。

    真喜爱,让他从不满足于规定动作、默守陈规,虽然,山西工作中心采编并在书画频道播发的有关山西文化的新闻每年达到了200多条,位居书画频道全国各分支机构的前列,但是,他总感到仅凭新闻来呈现山西文化的底蕴还远远不够。

    真动情,让他找到了创作的源头活水,拍摄出10多部突出地域特色、解读角度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专题片和系列纪录片,深情讲述山西故事,寻找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将镜头对准了力群、姚奠中、张颔、林鹏、赵梅生、谭兴渠、袁旭临、李夜冰、史秉有、陈建明等山西书画界优秀代表,向观众讲述这些大家们的艺海生涯精彩故事……

    勤思考,什么才是经过千磨万砺打造出的影像作品?什么才是传播山西文化的最好方式?经过两年的筹备,2014年,他自费在书画频道开设《画说山西》栏目,这是一档全年52期,通过纪录片、专题片、访谈片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挖掘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展现三晋文化魅力的电视栏目。

    《画说山西》栏目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山西大众书画院常务副秘书长徐晋平说,外地的好多美协领导,看了这个片子后,给他打电话,纷纷表示要到山西来采风。

    2018年,老梁自费筹办了山西书画界的“大美山西”春节联欢晚会,同时,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频道山西工作中心又联合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主办了“月是故乡明”——山西籍省外著名画家作品展,邀请了杨力舟、王迎春、王有政、苗重安、樊林等多位山西籍知名画家回并参展,为山西凝聚人才、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2019年,老梁和他的团队,又一次踏上征程,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支持下,拍摄大型纪录片《大太行》。据悉,该片将采用高清4K格式,用10集的篇幅,全景呈现太行山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现当代的太行山风貌,弘扬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主体内涵的太行精神,展示秀美山川,助力山西文旅产业发展,让全国观众看到大美太行、大美山西,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13年深耕硕果累累在山西文化圈广受赞誉

    “山中不计岁月长”,13年春华秋实,13年痴心筑梦,老梁和他的团队专注于一件事,在诠释山西文化、山西艺术的天地间默默耕耘,在一部部讲述山西故事的影像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多次获奖,在山西文化圈广受赞誉。

    2014年12月,《刻印沧桑——平阳木版年画》获山西省优秀外宣品资料库音像类一类作品名录;2016年12月,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拍摄的6集抗战美术文献纪录片《烽火丹青》在“人文中国第五季——红色记忆”全国电视纪录片、专题片推选中荣获二等奖;2016年12月,4集人文纪录片《年味》获第十一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创优评析人文类三等节目;2016年12月,《高君宇》在“人文中国第五季——红色记忆”全国电视纪录片、专题片推选中荣获三等奖;2018年11月文化历史纪录片《大山之西》获山西省第二十一届优秀电视艺术作品优秀纪录片奖……

    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顺通说,书画频道是全国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山西书画领域的活动和人物报道是比较多、比较好的。这主要得益于这个频道在山西的掌门人——梁玉春。大家说他好,主要好在:一是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二是始终立足于山西地域文化,以提升山西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为目标,新闻性、学术性、艺术性和群众性相结合,通过《画说山西》栏目,向全国人民推介美丽山西。

    山西省文联原主席张根虎对老梁在弘扬山西文化艺术中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非常希望能借助山西工作中心,借助书画频道这个平台,引导山西文化的崛起、文学艺术的崛起、优秀团队的塑造和领军人物的打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