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宜黄乡村群众吃上生态饭
  • 宜黄乡村群众吃上生态饭

    时间:2017-12-26 16:47:2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钟端浪

    记者 钟端浪

    中国江西网讯 日前,记者走进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感受到的是乡情,铭记住的是乡愁。可谁曾想到,在2015年前,当帘前村还是一个环境脏乱差、产业缺乏、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的“空心村”。

    是什么让一个偏远的乡村发生了这样的蝶变?封山育林和建设美丽乡村发展起来的乡村文化旅游,扮亮了村庄、搞活了经济。

    与建设“美丽乡村”之前相比,如今的帘前村将种植业、养殖业与山林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了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山林下套种的牧草用来饲养禽畜,果蔬、苗木施的是农家肥。村民吴国汉说:“不吃饲料,不用化学药品,我们养出放心肉、种出放心菜。”

    “好风光”加“花果园”,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宜黄县梨溪镇绿野山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山庄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2016年,农庄的总收入超过200万元,今年1至10月的营业额已经超过去年。

    “宜黄要保护好一片青山,要坚定不移实施封山育林,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宜黄县委书记姚飞翔说,“靠山吃山”新路不伐竹、不砍木,而是充分发挥好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培育绿色产业。

    位于宜黄县北郊的凤冈镇新斜村,地形以低矮山丘为主,自然植被保护较好。这吸引了恒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落户,并在新斜村建立了蓝孔雀养殖基地。

    “蓝孔雀养殖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生态放养更有利于提高蓝孔雀的肉质。”恒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峰指着基地不远处的小山丘说,将蓝孔雀放养在那,吃着天然的虫草,实现“人放天养”,卖出的价格自然更高。

    在养殖基地的带动下,新斜村已有40多户农民在家门口的小山丘饲养蓝孔雀实现致富。如今,宜黄人将心思用在深挖资源潜力上,释放生态巨大的生产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姚飞翔说:“宜黄要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环境,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让绿色青山成为更多人的幸福靠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