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慈母村”里故事多
  • “慈母村”里故事多

    时间:2017-11-15 15:31:59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林 雍

    中国江西网记者 林 雍

    慈母村位于青山湖区罗家镇最偏远的一隅,这个地处偏僻、名字特别的小村庄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村里从解决一个个小问题入手,想方设法搞活村里的产业经济,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而解决了一个个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大难题”――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如今建设成为村容整洁、干群和谐、环境幽雅的文明村。

    慈母村全村14个自然村,土地面积400公顷,人口4800余人。慈母村因晋朝江西福主许真君祖母葬于此地(慈母墓)而得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村里的经济发展“小荷已露尖尖角”。该村是青山湖区最边远的一个村,享受不到城区辐射的带动效应,平均一人只有一亩田。加上许多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几个村办企业效益也并不算太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这一情况,自2000年起有了明显改观。

    “1999年,我刚刚担任村支书时,正好遇上乡镇企业倒闭潮。村里办的几个小厂子都倒闭了,当时真是忧心忡忡,日夜都在想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慈母村党支部书记的任上,邹玉胜一干就是18年。对于当时的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

    没有技术,缺少资金,壮劳力不足,怎么发展村里的经济?经过认真的调研,针对村里劳动力中妇女、老人等占比较大的特点,慈母村把创业的突破点定在了针织行业上。从最早引入到遍地开花,慈母村发展针织业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由于没有太多技术门槛,对资金需求也不大,慈母村的针织业发展迅速。现在,到慈母村走访,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针织小企业。目前,村里共有20多家小型针织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连村里70岁的老太太也可以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元。村里成年人,平均一个月收入5000元以上,生活渐渐好起来。

    如今的慈母村,不仅经济得到发展,民生也得到改善,村里解决了村民上学、养老等不少实际问题。

    曾经,慈母村的小学师生们在危房里上课,村里的慈母们常常为此牵肠挂肚、担惊受怕。为了整修校舍,不让600余师生在一个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环境中教学读书,村干部到处“化缘”,磨破嘴、跑断腿,终于凑齐了100多万元的校舍整修款,2001年建起一所高标准的花园式小学,孩子们脸上重新绽开了花儿般的笑脸。村里还通过私人投资和村里帮助相结合的方式,兴建了一个公益性质的居家养老院,村里30多个生活困难的老人在养老院里居住,包吃住,每人每月只需要600元钱,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