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如何培根铸魂? 江西文艺社科工作者有话说……
  • 如何培根铸魂? 江西文艺社科工作者有话说……

    时间:2019-03-07 17:20:39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沈冠楠 孙娟 李志强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沈冠楠、孙娟、李志强报道: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下团组选择了全国政协的文艺、社科联组会,谈到文艺、社科两项工作要起到“培根铸魂”的作用,并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与此同时,在江西,广大文艺、社科界工作者也在密切关注这一新闻,总书记的讲话让他们感受颇深。

    江西省社科院应用对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宜红:文艺、社科工作者要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张宜红表示,文艺、社科工作者要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我们必须构建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他提到,作为地方社科工作者,更是要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用理论指导实践,为老百姓说话,为省委省政府提出点子方案,这才是一个社科工作者理论自信的表现。“以近期工作举例,我们正在做文化强省的课题,对整个江西文化领域中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短板进行摸底调研,探索有哪些值得去突破的路径。”张宜红告诉记者。

    江西省社科院社会调查事务所所长易外庚:文艺作品、社科研究要“接地气”

    易外庚表示,“‘四个坚持’从人、物、时间、空间、内容准则等方面对文艺社科工作者提出了系统的明确要求”。

    “我们的研究本身就是与时代同步伐共呼吸,脱离时代,文艺社科研究就没有旺盛的生命力。所有的社科研究、文艺作品都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就是服务对象。”易外庚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做一些关于脱贫攻坚、困难群体、偏远山区等专题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人民群众追求幸福时在工作生活中遭遇的障碍和困惑,把关注老百姓切身利益作为文艺社科界工作的基本要求,而这种接地气的东西更能吸引人,生命力也更旺盛。

    江西省京剧团副团长蔡拯:文艺界应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品牌

    如何做好文艺创作?蔡拯建议,文艺界应发扬中华民族的底蕴,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品牌,用高、精的文艺精品惠及民众!

    “文化创作要从人民中来,同时又去影响全国人民群众,让他们与时俱进。”蔡拯表示,赣鄱文艺人将加快新时代步伐,以最满意的答卷献礼建国70周及两个100年。

    江西省电影家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张跃明:影视从事者德艺双馨德为先

    “讲话中我们文艺从业人员关注的是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张跃明说,电影电视艺术从事者应当德艺双馨,德为先,优秀的影视作品最终是由演员的表演来呈现的,如果演员的个人形象在观众面前轰然倒塌了,再好的作品也不可能立得起来。

    张跃明表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拍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

    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渊明:镜头对准人民才能拍出打动心灵的精品

    “从摄影的角度来讲,我们协会一直以来引导和带领全省的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把镜头对准江西对准人民对准生活,努力用鲜活的有温度有力量有高度的打动心灵的摄影精品,来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凝聚全省人民的精神,鼓舞我们这个时代,为我们江西老百姓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增添力量。”徐渊明说。

    徐渊明表示,未来,协会将把镜头对准这个伟大的时代,拍照中要见人见物见精神,而不仅仅是拍一些简单的漂亮悦目景物,要拍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能打动心灵的影像作品,拍出温暖我们情怀宁凝聚我们力量的作品。

    江西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曾清生:作家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好作品

    在曾清生看来,“明德引领风尚”是一个警示和提醒,文艺工作者既要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创作出文艺精品,又要努力在社会中树立好的道德标范。

    曾清生表示,协会已于昨日做了今年文学工作的布局,引导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人民中去采一些好的生活,写一些好的作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