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科技特派团助南丰甲鱼“爬”出国门
  • 科技特派团助南丰甲鱼“爬”出国门

    时间:2018-12-08 17:54:38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洪怀峰

    本报记者 洪怀峰

    大家都知道南丰蜜橘,知道南丰甲鱼的却不多。实际上,南丰甲鱼不但销售到全国,还走出国门参加了第19届西班牙维戈国际水产展览会。目前,南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甲鱼种苗供应地,全县龟鳖产业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该县继蜜橘之后的第二大产业。

    南丰县甲鱼产业有今天的局面,得益于科技部“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实施,以及2014年我省实施的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

    组团把技术送到塘边

    吴国辉是南丰县龟鳖产业协会会长、江西添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鳖王”来自他的微信昵称。敢称王,当然是有底气――他的企业单户甲鱼养殖面积全省第一,单户甲鱼种蛋产量全国第一。

    “从几口零散的甲鱼塘,到现在的集中连片养殖甲鱼,集养殖、种蛋、孵化等为一体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特派团的支持。” 吴国辉介绍,公司申报了2个科技项目,与江西省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建立实验室,有信心打造成全国甲鱼产业链最完善、企业规模最大、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强的综合企业。

    “当年江西省成立一百多个科技特派团,把技术送到企业与田间地头,南丰甲鱼特派团就是其中之一。”省科学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丰甲鱼科技特派团以省科学院为团长单位,可谓“阵容豪华”,由南昌大学、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等6家单位组成,科技特派团成员从事的专业包括品种改良、饲料配制、养殖模式、微生物调控等方向,共9位专家。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团长王菊华带领9位专家,下到养殖塘,走遍了南丰所有的甲鱼养殖户,甚至带着显微镜帮助养殖户鉴定甲鱼病害种类,联系省内知名微生物制剂企业与养殖户对接、开办甲鱼养殖培训班,提高养殖人员理论水平、指导稻(莲)――鳖生态养殖模式,对投放甲鱼规格、稻田管理等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针对养殖户出现甲鱼品种退化问题,南昌大学洪一江教授等科技人员经常深入企业,与经验丰富的养殖户研究种苗退化根源,通过不断筛选、提纯,最终解决了问题。

    “鼓了口袋”还“富了脑袋”

    “今年甲鱼蛋一枚比过去提高了5角钱,全县销售甲鱼蛋4亿枚,养殖户收入增加20%以上。” 南丰甲鱼养殖户邵文贤对科技特派团的技术赞不绝口。

    团长王菊华介绍,科技特派团指导对甲鱼养殖技术进行集成,通过南丰甲鱼协会,推广到周围养殖户,让大家走出养殖误区,减少甲鱼重大病害的发生。特别是通过提供优良甲鱼种苗和集成先进养殖技术,提高了邵文贤等上百个专业户的养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科技特派团及其成员协助吴国辉,挖掘企业好的养殖经验,凝练技术,帮助企业成功申报国家专利。同时,通过以点带面方式协助企业发展,企业通过创新发展“入股分红”方式开展扶贫工作,带动460户农民从事甲鱼种蛋、种苗和商品甲鱼生产经营,面积达3600亩,户均年增收7万元以上。如今,南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甲鱼种苗供应地,占市场份额48%,具有市场定价权。

    记者了解到,在科技特派团长期服务下,南丰甲鱼产业受到各方面重视。2018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与南丰县达成合作,挂牌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对南丰县甲鱼养殖产业技术升级进行更高层次的指导。

    科技特派团把养甲鱼“真经”送到田间池塘边,让南丰的贫困群众与广大的甲鱼养殖户不仅“鼓了口袋”还“富了脑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