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我走后,你们要好好照顾伯伯”(图)
  • “我走后,你们要好好照顾伯伯”(图)

    时间:2018-11-04 21:07:5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

    当照顾成了一种习惯

    普通的邻居也成了有感情的亲人

    有了割舍不掉的亲情

    文/图 张庆祥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张瑞颖

    “我走后,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伯伯,把他当亲爹。”10月30日,抚州市临川区茅排乡庄前村村民程先发紧急召集子女回家,组织了一次“家庭会议”,大半个月前,78岁的程先发被确诊为癌症晚期,最让他担心的不是病情,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不是妻儿,竟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程桃芳。

    程桃芳今年80岁,先天智障,本靠父母照料。40年前,父母双双去世,在村里做会计的程先发就带着他到自己家吃饭。吃饭、长住、悉心照料、夜里背着看病……渐渐,程桃芳成了家中的一分子。

    程先发的妻子给程桃芳喂饭

    程先发(右)牵着程桃芳的手

    非亲非故 照顾智障邻居40年

    程桃芳生下来就和别家孩子不同,别家孩子打打闹闹,他只喜欢躲在一边发呆。五六岁时,程桃芳的父母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经诊断,儿子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也正因如此,程桃芳一直靠父母养。

    同村的程先发比程桃芳小两岁,从小机灵,能算会识,成人后,便在村委会担任会计。在1978年之前,这两人并没有很深的交情。程先发也没有想过,这个邻居会成为家中一员,甚至成为他身患癌症时,最放心不下的人。

    1978年,程桃芳的父母去世,程桃芳失去了生活来源。在村委会担任会计职务的程先发看他没地方吃饭,便天天喊他去家里吃饭。从此,程桃芳只要饿了,就跑到程先发家吃饭。程先发也不生气,只当家里添了一双筷子。可这一吃就是40年。

    1982年,农村实行包干到户,程桃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既不会耕田,又不会做饭。程先发手把手教他种田,清晨,带着他下地干活,收工后,又带他回家吃饭。渐渐,程桃芳成了家中一员。程先发的妻子把他当大哥,为他洗衣洗被,帮他收拾房间。程先发的子女把他当伯伯,有好吃的,留给他吃。“从小就叫他大伯,爹说,待他,要跟亲爹一样。”之后,程桃芳祖屋倒塌,便自然而然地搬进了程先发家。

    尽心尽力 端屎端尿悉心照料

    程先发夫妇不仅提供吃住,还当起了护工。

    13年前的秋天,程桃芳生了一场大病痴呆愈发严重。生活无法自理,甚至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村民经常可以在村里看到程先发夫妇焦急寻找的身影。一个冬天的傍晚,程先发夫妇从田里干活回家,发现程桃芳一天没回家。两人顾不上寒冷和疲惫,放下农具,四处寻人。手冻得通红,脚走到发软,终于在晚上10点多,在一个山沟里找到程桃芳。

    “差点累倒在地,可看到他缩在那儿,瑟瑟发抖,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有了力气。” 程先发看到冻得发抖的程桃芳,赶紧脱下外套,包住他往家里背。回到家,放下程桃芳,程先发就病倒了,连着几天低烧不断。

    2006年,程桃芳病情加重,又不慎摔伤,更无法自理。程先发夫妇每天端屎端尿,擦身按摩。“当时,我爸也66了,每天给伯伯换尿片,做儿女的也很心疼,想帮他做点什么,但平时要上班,还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顾,力不从心。” 程先发儿子说,怕伯伯出意外,两个老人夜里都睡不踏实。

    身患癌症 嘱咐子女爱心接力

    其实,按规定,程桃芳60岁时,就可以住进敬老院,免费吃住。可是,当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开着车在外等候时,程桃芳边收拾衣物边落泪。

    程先发见此情形,握着程桃芳的手,说:“不想走就留下来吧,我们程家人照顾你一辈子。”之后的20年,程先发用一言一行去履行这句承诺,并在身患癌症时,嘱咐子女继续履行下去。

    程先发坦言,自己并不伟大,只是希望每个人都饭吃、有衣穿、生病了有人照顾。40年前,看到程桃芳无人照顾,他于心不忍。渐渐,这种照顾成了一种习惯,普通的邻居成了有感情的亲人,有了割舍不掉的亲情。他希望他好,也希望自己的妻儿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