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改革创新铸辉煌 开放扬帆再起航
  • 改革创新铸辉煌 开放扬帆再起航

    时间:2018-09-27 17:45:10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刘佳惠子

    本报记者 刘佳惠子

    40年前,改革开放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0载栉风沐雨,江西与全国一道,深化改革、勇于开放、锐意创新。从小平小道的伟大沉思,到深圳之窗的东方风来,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壮丽征程,江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赣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体制改革为根本,以扩大开放为动力,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这40年,江西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经济总量由不足百亿元到跨越两万亿元大关,全省GDP从1978年的8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0819亿元,增长238倍;人均生产总值先后突破千元和万元大关,从276元上升到4.5万元(6693美元),增长162倍。扣除价格因素,全省GDP年均增长10.3%,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增速保持在全国前五、中部第一,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全省财政总收入由12.2亿元提高到344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8.1亿元提高到2.2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3.9亿元提高到7448.1亿元,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这40年,江西产业结构实现转折性变化。坚持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从改革开放初的个位数上升到2017年的223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1%;特别是近年来,硅衬底LED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南昌欧菲光获中国专利金奖,产业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全省三次产业比例从1978年的41.6∶38.0∶20.4,到1995年32.0∶34.5∶33.5,再到2017年的9.4∶47.9∶42.7,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三一”的巨大变革,并进一步向“三二一”演变。农业基础性地位不断加强,近年来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全省千亿元产业达11个、超500亿元的开发区达19个、百亿元企业达17家、国内500强企业达7家,江铜集团跻身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30%,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中医药、窄带物联网、VR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江西发展的崭新名片。

    这40年,江西城乡发展实现旧貌换新颜。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突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6.8%上升到2017年的54.6%,城镇人口由533万人增加到2524万人,每年平均增加5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广大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13万公里,全省农村安全饮用水比例达到100%,村村实现通水泥路、动力电和宽带。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到2017年,铁路营运里程由1184公里提高到4322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913公里;公路由3.1万公里提高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机场由1家军民合用机场发展为“一干六支”机场布局;发电装机总容量由121万千瓦提高到3167万千瓦;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由16座增加到30座;此外,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4.6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997.1万户。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扩大开放成果斐然

    40年开放发展成就启示我们:扩大开放是江西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本出路,开放提升是江西发展的关键一招。可以说,凡是经济社会发展得好的地方,都是敢为人先、崇尚开放的地方。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全省个体私营市场主体迅猛增长。40年来,我省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无名无分到名正言顺的曲折过程,经过了从逐步恢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截至2018年6月,全省实有个体工商户167.16万户,私营企业59.47万户,个体私营企业占全省市场主体的比重达94.2%,带动就业953万人。

    江西人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弄潮儿,自古就有开放的基因和血液。改革开放40年来,江西始终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不断推动开放提升。

    这40年,江西对外贸易从有到兴,外贸结构从优到精。九江港由40年前的一个小码头发展为长江经济带上重要对外开放口岸。全省外贸规模由1980年的23.3万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443.5亿美元,年均增速38.9%。2017年外贸依存度14.5%,为中部最高,外贸已成为推动江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之一。外贸进出口中,代表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中的比重在逐步上升,2017年占比达到40.2%。

    这40年,江西实际利用外资从1985年的517万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14.6亿美元,增长了2217倍。截至目前,我省企业已在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近700家境外企业或办事处,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54.4亿美元。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布局行动计划,擦亮了“江西建设”“江西制造”“江西援外”“江西走出去联盟”四张国际合作名片。最新公布的2018年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我省除江西国际、中煤建设、中鼎国际继续榜上有名外,又新增江联国际、江西水建两家企业首次上榜,在中西部省份中入选企业数量继续排名领先。

    据测算,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和对全省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率均达40%左右,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58%左右。

    今年7月,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改革再出发,以关键环节和战略重点的“六大突破、三大提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不断开拓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建设的新境界,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新画卷。

    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我省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40年,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的40年,是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40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40年,绿水青山成为江西最大优势和品牌。改革开放以来,从“山江湖工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再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省上下始终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加快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生态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位居全国第二。制度探索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流域生态补偿,全面推进五级“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并在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提炼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西经验”。绿色发展优势更加明显,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江西风景独好”的生态旅游品牌在全国进一步打响,2017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达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435.1亿元。

    这40年,江西人民生活加快迈向全面小康。人民收入显著提升,从1978年到2017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305元提高到3.1万元、由141元提高到1.3万元。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全省卫生医疗机构每千人床位数由2.27张提高到5.05张,电视人口覆盖率由50.5%(1980年)提高到98.8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改革开放初的65.9岁提高到现在的74.5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持续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井冈山市、吉安县等8个贫困县(市)实现脱贫摘帽,贫困人口由2013年末的346万人减至2017年末的87.5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21%降至2.3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逐步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到2017年,全省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达470.8亿元,是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时的6.8倍。1978年,我省医疗卫生投入仅为8015万元,2017年,已达492.6亿元,年均增长17.4%,比同期财政支出15.9%的增幅高出1.5个百分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幅新时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新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