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贫困家庭燃起生活希望
  • 贫困家庭燃起生活希望

    时间:2018-09-06 18:55:39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刘 斐

    王 凤 本报记者 刘 斐

    8月27日,高安市上湖乡刘家村刘细华家门前笑声融融,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陆续到场,前来庆贺刘家小女儿刘金建考入大学。

    1971年出生的刘细华天资聪颖,从记事起,父亲就常常教育他们要努力读书跃“龙门”,用知识来改变命运。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村里人都说他是个上大学的“好苗子”。

    可是一场变故让刘家人猝不及防。1988年,刘细华正在念高二,家里发生火灾,熊熊大火烧掉了全家人的栖身之地,他的求学之路也从此中断。面对日渐年迈的父母,刘细华只能放下书包,到附近的砖厂打起小工,维持生计。

    刘细华知道,一技之长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他来到新余渝州电子工业学院学习家电维修,并与缝纫班的宜春姑娘黄燕玲成功牵手,喜结连理。

    婚后,两人来到深圳打工谋生。好日子刚有点起色,2000年刘细华却被检查出患有类风湿脊椎炎,救治花光了所有积蓄。曾经的一个帅小伙突然间直不起腰来,背弯曲变驼,头抬不起来,只能依靠着凳子前行。

    那段时光刘细华也一度颓废,怨恨命运的不公,但看着不离不弃的妻子及两个年幼的女儿,心结慢慢被打开。他重拾信心回到家乡开起一家五金店,凭着电器修理技术,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时代在进步,孩子的教育可是大事。”女儿相继入学,每年开学季,刘细华东家借,西家跑,都为学费愁得吃不下饭。

    “我是不幸的,但我的孩子是幸运的。”随着国家的低保政策出台,因为身患残疾生活困难,刘细华家被纳入低保对象,每个月都能领到低保补助。后来,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费政策,并对贫困生发放贫困寄宿生补助。“每个学期,两个女儿都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补助,这些帮助,对我们家来说都是雪中送炭!”

    让刘细华更加欣慰的是,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出色。去年,大女儿考入了江西师范大学,今年二女儿录取到江西财经大学,弥补了他的“大学梦”。按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政策,去年大女儿获得5000元的资助金,他担心的入学费用没想到一下子迎刃而解。今年二女儿的资助金也已提交申请,当地教育局正在办理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