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新钢再造(图)
  • 新钢再造(图)

    时间:2018-08-28 21:12:59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江仲俞

    本报记者 江仲俞

    秋高气爽。新余钢铁集团公司上空,白云飘过,蓝天如洗。

    2018年的新钢,喜事不断,捷报频传。适逢建厂60周年;几大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公司党代会即将召开;60年来效益最好的一年已成定局,最新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2亿元,利润2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2%、322.02%。

    新钢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重要关口,“再造一个新钢”,正标注新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高度。

    工人在调配钢卷。本报记者 徐 铮摄

    工人在查验将销售的钢卷。本报记者 徐 铮摄

    价值再造:“扫大盖”岗位有新“盼头”

    新钢人说,上世纪的设备几乎看不到了。的确,新钢以技术进步实现价值再造,脚步没有停过。

    8月8日上午11时40分,新钢厂房室外温度达40℃。记者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加厚口罩和手套,换上工作鞋,沿铁制楼梯,走上焦化厂四层楼高的炉顶。

    炉顶面积足有两个篮球场大小,有126个炭化室,炭化室顶上密布着4排共504个炉口。炉口窨井盖大小,有盖子没盖紧的,火苗直喷。焦化厂厂长喻金平介绍:“夏季炉顶温度在85℃以上。”

    “扫大盖”员工马凯、彭家平迎了上来。他们都40岁出头,性格开朗乐观。煤车每隔9分钟往几百个炉口灌一次煤。看到炉口外面有煤屑,他们就上前清扫,然后盖上盖子――新钢最艰苦岗位“扫大盖”的名字由此而来。

    记者发现,他们的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都比记者的更厚一层;全身都是黑黑的煤点,唯独脸上不留一点煤屑――因为汗流不止,煤灰都被汗水冲走了。

    新钢准备把他们的坚守事迹,搬上建厂60周年晚会舞台。焦化厂党委书记何敏奇说:“‘扫大盖’不久也要退出历史舞台。因为老焦炉易地改造后,新建的大型焦炉将实现智能、环保、低碳,工人以后在操控室里上班,不用再到炉上‘烤’了。”

    价值再造,让员工安全感、获得感、自豪感不断增强。新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文勇说:“人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新钢的竞争力在哪里?在人,在于‘甘于奉献,忠诚企业’的精神。”新钢技术骨干到民营钢企去,可以获得比在新钢高几倍的年薪,但这些年新钢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没有一人跳槽。2012年至2015年公司较为困难时期,中层及以上干部降薪20%至40%,但一线职工每年工资都以5%左右的幅度增长,到去年止,新钢职工人均收入已实现15年连续增长。

    环境再造: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

    8月8日下午3时,记者推开新钢一检厂中厚板作业区休息室的房门,女工郑海英和男工友贺益群、周忠、林向东刚从岗位上下来。她是行车工,负责精准吊运备品备件。

    “现在我们休息室干净多了。”郑海英心直口快,“你看,墙刷白了,灯也改了吸顶灯,桌子椅子都是我们一检厂用废次板做的,耐用,好看。”

    贺益群插话:“原来我们的洗手间,地上不是积水就是粪便。现在好多了,厕所改造了,还配了保洁员。”

    “工作环境差,怎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去年公司领导在基层班组调研后最大的触动。去年7月以来,新钢投入3000余万元,掀起了一场针对学习室、休息室、操作室和卫生间的“三室一间”改造行动。

    走出一检厂休息室,记者随中厚板厂组宣干事汪文骏下楼。他指着楼前停满的小车对记者说,厂内道路宽了,绿化也好了,很多员工都开着小车上下班。

    不过也有特例。中厚板厂精整车间计划员陈很爱跑步,以前早上都是去厂外面跑,跑完回家戴上口罩骑车上班。“去年元旦,我们厂区的路修好后,我看到天气好,环境好了,就决定跑步来上班。”陈说。她所在的班组是“精整业务班”,有一天记者来采访班组先进事迹,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班长对她说:“要说新钢这两年环境的变化,你最有发言权了,因为你现在会跑步上班了。”陈不好意思地说:“我跑步是无意识的行动,没想到后来大家都宣传我了。”

    机制再造:“源头”改制激活一池“钢水”

    8月8日下午5时整,几名员工走出新钢二钢厂精炼车间,仿佛约好了似的,李满生驾驶的新钢送餐车准时停在他们面前。

    这是李满生下午到的第9个送餐点。他和随车的两位餐饮部女工,将175份盒饭交到员工们手中,之后又发动车子,开往下一个点。“晚餐送的点少一些,中餐有十七八个。”李满生告诉记者。

    李满生是个老司机了,54岁的他开了35年的车。10多年前,他干到了司机眼中最好的好岗位――给领导开车。

    2015年,新钢实施综合改革,清退了社会上提供送餐服务的外用工,安排过去给领导开车的司机给员工送餐。李满生是第一批送餐师傅。

    “车队要我去送餐,当时也没说要加工资。”老李说。工作一个月下来,李满生发现工资比原来多了1500元,他乐了。原来,公司把清退外用工省下的部分费用,作为津贴发给了送餐师傅。

    和李满生一样,送餐师傅还有21名。师傅们增加了收入,都抢着送餐,公司也减少了劳务费用。同时,小车司机从办公室来到车间,现身说法宣传了改革,一举多得。

    新钢用工高峰时期号称5万大军。2012年以后,钢企进入寒冬。通过改革,8种性质的用工减至3种,2013年以来共清退外用工4500余人。目前,新钢在岗员工已减至2.4万人。

    用工只是新钢机制再造的一方面。或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高效化管理;或优化重组,对效益欠佳的子公司改制,开门纳聘管理者,让管理团队持股;或引入合作股东“混改”,可交叉持股……新钢通过“源头”改制,激活了一池“钢水”。

    质量再造:升出质量,改出水平

    新钢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邓惠荣,讲了一个升级改造的故事。

    去年6月,新钢拿出一个适应性改造的三年规划,对具体工艺设施进行环保合规性改造。通俗点说,就是哪里有问题就改哪里。零零碎碎算下来,大概需要17亿元。

    去年底,新钢新的领导班子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新审视这个规划,认为这个规划落后了,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有很大距离。

    新班子决定,由17亿元的小改,提升为60多亿元的环保升级改造工程,新钢人称其为“升改”。

    “升改”的核心是将目前仍在使用的4座4.3米焦炉淘汰,直接建7米级焦炉。新钢发展规划处处长龙家林告诉记者,这4座焦炉,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类,“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异地改造焦炉,从4.3米直接跳到7米。建好以后,这个焦炉在全国都是一流的。”

    从4.3米到7米,从10多亿元到60多亿元,胆略非同一般。龙家林说,新钢土地有限,60年来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重建焦炉,地在哪里?经反复论证,决定将现有的料场搬迁,重建智能环保型料场,腾出地来建焦炉。

    新钢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冯小明告诉记者,“升改”是新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工程。老料场是露天型,风吹雨淋,晴时一层灰,雨时一层泥,作业环境差。而新建的综合料场将是室内料场,各种原料全部进棚进仓,大量应用最新的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自动化程度高,作业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变。

    “现在看来,‘升改’走到今天这一步,走得准,走得早。今年6月,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我一看,第一感觉就是公司的决策是正确的,与中央精神完全吻合!”邓惠荣说,“这充分体现了新钢超前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速度再造:“非钢”锻造“新”钢

    “中央提出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江西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我们再走规模扩张之路,行不通了。”夏文勇说。

    去年以来,钢铁行业形势向好,但新钢人明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不会一直“红”下去。新钢未雨绸缪,主业和非钢产业齐头并进,力争通过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钢。

    主业年收入稳定在500亿元以上的规模;围绕主业延伸非钢产业,力争实现年收入500亿元以上。新钢选择走“1+6”发展新路。“1”即主业,“6”即资源开发利用、钢材延伸加工、贸易物流、工程技术服务、金融投资、工业生产服务等。6大非钢板块中,侧重钢材延伸加工:新建优特钢带加工配送中心,钢材经过酸洗、分条、剪切后,再卖给新余市数十家优特钢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用的无取向硅钢;提高钢绞线和金属制品比重;利用中厚板生产优势,跟民企合作生产钢结构装配式桥梁。力争到2022年,新钢产品迭代产值达到钢产品总产值50%以上。

    能源综合利用是新钢非钢产业得意之作。新钢对低效率运行的水泵、风机进行改造;建成两台高温高压发电机组,自发电量超过总用电量的50%;第三台高效发电机组正在论证,投产后自发电量将达到总用电量的70%。

    新余因钢设市。8月7日上午,新余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蒋斌说,新余经历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洗礼,新时代新作为,实现钢铁产业再提升,要落实支持新钢发展30条措施。下午,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一闭幕,市长犹 就带着市政府班子成员,来到新钢公司召开市长办公会,现场协调解决新钢产业转型升级改造项目有关困难问题,继续服务好新钢的发展,助力新钢公司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新钢好新余才会好,新余好新钢会更好。”这是新余人的心里话,也是新钢人的心里话。

    【感言】

    让企业更有竞争力 让职工更有幸福感

    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文勇

    新钢建厂于1958年,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历经风雨和坎坷,走的是一条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道路。新世纪以来,通过三轮大规模技改,主体装备跻身行业先进,钢铁产能越上千万吨级平台。

    这两年,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把握机遇,按照“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相关多元”的总体发展思路,推进质量品牌、绿色品牌、诚信品牌、党建品牌建设,绩效居国内钢铁企业“第一方阵”。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正全面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与过去产能扩张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转型”是指管理的转型。我们要基于自身的核心能力构建全新的组织状态,实施内部改革,提升组织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构建人才梯队,降低组织对某个个体的依赖,提高企业自运转能力。

    “升级”是指通过大力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相关多元等方面工作,全面升级企业综合竞争力。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正在制订规划,优先引进一批工业机器人,以打造“无人车间”为试点,力争在关键控制性岗位实现智能化,大幅提高主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目标是达到人均产钢1000吨,力争1500吨。在绿色发展方面,源头治理,实施投资达百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清洁工厂建设,实现超低排放目标,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相关多元方面,大力实施“1+6”发展战略,用5年时间在非钢业务上再造一个新钢,打造江西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钢铁强企,做到“引领区域经济,实现产城融合”。

    “高质量发展”是指我们要追求五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和全面提升。一是更高的产品品质;二是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生产效率;三是更高的环境友好度;四是更高的创新能力;五是让职工有更高的安全感、获得感、自豪感,从而让职工更有幸福感,让股东有更高的投资回报,让社会责任得到全面体现,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贡献力量。

    【声音】

    创新提质增效 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新创

    新钢发展历史悠久,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新中国规划建设的钢铁工业布局中,就包括新余钢铁厂。60年来新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纵观60年来新钢的发展,主线始终是数量扩张的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如何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新钢面前必须解决的新时代重大命题。

    对新钢而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更加高远的战略目标,要瞄准世界一流,跻身国内第一方阵,建设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二是要有更加切实的战略举措,即围绕质量、品牌、服务、绿色、效率、技术、管理、人才等,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措施,务求实效;三是要有更加坚定的战略定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相关多元”的总体发展思路;四是要有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独行快、众行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必须要发展一批包括市场、技术、金融、智库等方方面面的长期信赖、支撑有力、精诚合作的战略伙伴。

    站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节点上,令人欣喜地看到了新钢发展的新成就,提出的新思路,实施的新举措和描绘的新前景。新时代蕴含着新机遇,相信新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手记】

    创新奉献炼“新”钢

    本报记者 江仲俞

    新钢是怎样炼成的?在新钢采访,有两点体会,一是忧患意识,二是奉献精神。

    60年前,苏联专家借助飞机航探,探明新余有铁矿。后来的实践证明,新余并没有多少铁矿。但新钢人硬是凭着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奉献是新钢人的底色。新钢60年,过了一坎又一坎。地下没有矿,老一辈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创新生产锰铁;1994年至2000年,新钢步入低谷,企业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几个月都拿不到工资,但新钢人硬是把钢厂撑了下来;2012年到2015年较困难时期,新钢大幅压缩非生产性费用开支,用新钢人的话来说,那几年是“掰着分币过日子”,为了确保一线工人工资每年都增加,公司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降薪20%以上。

    忧患意识是新钢创新的动力。2007年,新钢手里有了资金,想到的是技术改造。顶着各种压力,投入150多亿元,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布局,实现了规模扩张和产品的多样化,为后来抵御市场风险站稳了脚跟,也为现在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下半年以来,钢企效益向好,新钢仍然未雨绸缪,把资金投入补环保短板和发展非钢产业中,为未来新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扫除障碍、开疆拓土。

    “创新、奉献、超越”的新钢精神,是60年来一代代新钢人的写照,更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法宝。再造一个新钢,目标并不遥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