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万名乐平能工巧匠活跃全国各地
  • 万名乐平能工巧匠活跃全国各地

    时间:2018-06-13 16:23:54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邱西颖 王景萍

    中国江西网讯(本报记者 邱西颖 王景萍)新时代非遗传承焕发新活力。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江西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赣鄱文化,古戏台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古戏台之乡――乐平市,借助新时代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的东风,通过古戏台文化与营造技艺的创新传承,拉动古建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上万名能工巧匠成了赣鄱文化走向全国的文化使者。

    农民洗脚上岸传承古建技艺

    6月6日上午,在位于乐平市塔前镇的中乐古建集团有限公司的木雕车间内,随着刻刀的不断转动,一幅栩栩如生的木雕图案,很快就从木雕工徐光林的手中产生。

    今年32岁的徐光林,是乐平市双田镇桥头村人。五六年前,因为家庭人口较多,又缺少致富途径,徐光林一家的生活拮据。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光林与妻子进入从事古建筑修复与仿古建筑生产的中乐古建集团有限公司学习木雕技艺。随着乐平古建产业的发展,早已学有所成的徐光林夫妇,如今一年就能从公司拿到总计16万元的工资。去年已经在村里建好了一栋新楼房的徐光林,今年又计划购买一辆小轿车。

    “年轻人想找收入高的职业,那就到古建公司来。”一说起乐平的古建产业,乐平古建商会会长、中乐古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发忠就满是自豪。2017年,该公司创造了3亿元的产值,吸纳了近500名中青年农民就业。通过古建技艺的传承,这些“洗脚上岸”的农业工人,年收入最高的达到40万元,最低的也有近5万元。

    万名能工巧匠活跃全国各地

    被誉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的乐平,目前仍有458座风格各异保存完好的古戏台。2014年,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成功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为了让非遗技艺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乐平市顺应市场需求,将扶持发展古建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重要抓手,积极营造非遗技艺传承的浓厚氛围,着力发掘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不断激发能工巧匠的创业激情,催生了近百家不同规模的古建企业,让非遗技艺传承在当地蔚然成风。

    “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的草堂大戏楼(砖木结构)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称号,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建筑面积为3773.6平方米的大戏楼,全部由乐平的能工巧匠建造。”胡发忠告诉记者,目前,乐平市的古建企业总计吸纳了近2万人就业,其中有上万名能工巧匠长期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古建项目现场。

    打造文化产业园助推产业大发展

    “北京、上海、南京、浙江横店影视城等许多大中城市和知名旅游景区,都有乐平古建企业建造的仿古建筑。”乐平市饶徽古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古建商会副会长叶为才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在古城古镇古街改造、旅游景区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文化底蕴厚重的仿古建筑有着巨大的需求。目前,乐平市的古建企业已经占据了国内古建市场的半壁江山,年产值近30亿元。叶为才表示,如果古建企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再借助古戏台营造技艺和人才优势,相信乐平古建这个“朝阳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显示,在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文化产业专项债券及产业基金对接交流活动”中,乐平古建企业的融资问题,已引起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重点关注,产业与资本对接的大幕正在徐徐展开。此外,为助推古建产业大发展,乐平市正在规划建设以古戏台为主题,集生态旅游与古建产品加工、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