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 江西养殖业如何扛?
  • 生猪价格“跌跌不休” 江西养殖业如何扛?

    时间:2018-05-25 16:57:5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封云

    ■记者封云/文

    中国江西网讯 今年春节后,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3月份以来直线下跌,目前一些地方的生猪价格已经跌破亏损线。江西的中小养殖户和大型养殖企业该如何扛过这次行情?

    养殖户:卖一头猪亏300元

    “我养猪20年了,4年一轮的周期性下跌每一次都扛住了。”进贤县华康生猪养猪场场长吴小娣告诉信息日报记者,与前几轮周期性下跌相比,“今年来得更为猛烈”,猪价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一路下跌,最惨时跌破5元/斤,一下子突破了很多养猪户的心理底线。生猪成本线在6元/斤左右,“3月份卖一头亏200元,现在一头要亏到差不多300元。”

    吴师傅告诉记者,这是他养猪二十年来第四次遇到印象较深的周期,但是四年前那一次跌价,低迷期持续时间不是很长,而今年的猪价跌了很长时间没有止跌的迹象。

    调查:养殖业产能严重供大于求

    信息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前几年由于养猪有丰厚利润,导致大量资本进入生猪养殖,特别是饲料企业的投入让生猪产能迅速扩张。

    江西一家牧业公司的董事长徐沈涛告诉记者,公司2015年与一家饲料公司合作,到2018年母猪饲养量由3000头发展到30000头,四年翻十倍。

    同时,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生猪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栏体重不断增长,也增加了猪肉市场供应量。如一头母猪年提供上市肥猪由16头提高到了18头;生猪出栏平均体重由110公斤增加到了120公斤。

    “超过一半的养猪场每年年出栏量都在以10%的速度递增,而一些大型企业则以每年20%的出栏速度递增。但是,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和饮食结构调整,近几年猪肉需求量增长放缓,而供应量还在不断增加,导致严重的供求不平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专家:五大措施破解下跌周期

    业内人士秦宪松认为,面对这次猪价下跌,猪企降低成本是关键。江西一家生猪养殖公司介绍,公司原来生产人员30人,通过增加机械化生产,现在劳动力降到16人,加上公司采取种养结合、以种补养,收益影响不大。而抱团联合也是发展方向,如成立采购联盟,在原料采购方面降低成本等。

    虽然生猪价格波动是市场规律,但生猪产业是江西省农业的主导产业,维护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对于菜篮子供应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业内专家建议,行业指导部门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建立生猪养殖退出补偿机制;二是启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三是建立生猪期货交易;四是提供整套适用生猪养殖技术的推广模式;五是提高屠宰企业进入门槛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