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安源新动能
  • 安源新动能

    时间:2018-03-20 15:35:15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张 晶

    中国江西网记者 张 晶

    春节长假刚过,记者在萍乡市安源区繁忙的工业园、绿色的田间地头和热闹的街头巷尾采访,感受到了什么叫创新引领,什么叫争先恐后,什么叫日新月异。这里春意盎然,万象更新。这里上下一心,热气腾腾。这里求新思变,活力倍增。一股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迅猛发展激发出的新动能喷薄而出。数据表明,安源区2017年GDP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财政总收入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均位于萍乡市前列。

    一个曾经以煤炭产业出名的工业县区,为什么能够在传统产业红利日渐式微、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压力迫在眉睫的当下异军突起,在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大路上迅猛奔跑?

    记者在机器轰鸣的安源电子信息产业园,在热火朝天的五陂海绵小镇建设现场,在安源百姓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上找到了答案。是安源区主要领导对区情有着准确定位,对发展有着战略性思考,清醒地意识到:依靠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发展模式一去不复返,唯有转型升级、创新求变,才是发展的唯一出路。于是,及时调整思路,作出全局性部署,为安源发展注入了一股活跃跃的新动能。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只有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才能谋求新的跨越。为此,安源人跳出安源看安源。

    从区位优势看,安源位于新宜萍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毗邻长沙,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安源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容易抓住沿海城市部分产业轮换期的重要机遇。此外,“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依然在60万安源人民的血液里跳跃流淌,决心推动安源大变样。

    区情的深刻分析令人豁然开朗,潜在的机遇令人怦然心动。然而,如何转型,如何求变,如何激发新动能?深思熟虑之后,区委、区政府大胆而响亮地提出了“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百亿产业成长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经济的培育步伐,着力推动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电子信息‘2+1’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发展目标。

    军号吹响,军令发出,全区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将高度依赖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支撑的区域工业经济结构,逐步转变为工业多元化发展,将大力发展新经济作为安源转型的突破口。

    向传统产业要品质。传统产业是安源发展的有功之臣,仍是目前安源经济的核心力量之一。利用科技创新,让传统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产品更新换代、产业转型升级,老树发新芽,传统产业迸发出新动能。

    在百斯特电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部主任陈风萍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投入300万元的链式交装房生产线,改变原有产品用传统木架装配的模式,实现了向空间要场地;投入80万元更新换代的制泥生产线,将以前五六个人做的事变成一个人独立完成;投入9000万元新建投产的两套全自动氧化焰隧道窑,最大优化生产流程、成本空间和品质,同样的劳动力实现的产量是之前的3倍以上……这几年,百斯特电瓷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用于研发,在原有电瓷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延伸产业链,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绝缘子生产研发基地之一。位于高坑镇的大成陶瓷有限公司,也因为新上了一条德国进口的生产线,其主要产品由原来10元/平方米的琉璃瓦,升级为180元/平方米的国际高端产品仿古瓷砖,成功实现从制造到“智造”。

    向新经济要活力。迅速出台《安源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关于贯彻新理念加快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性文件,对新获认定批准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新产品或科技成果实施奖励政策,对生产效益和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提供免息借款和政策奖励,在厂房建设、土地、环评、办证等多个环节享受绿色通道。一时之间,科技创新的活力在安源大地竞相迸发,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生长,成为安源经济新的“源头活水”。

    仅一年多时间,安源便迅速形成了以格丰科材、圆融光电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以金桥焊材、八六三实业、高分子可塑性新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以凡卓科技、城玺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其中,节能环保型企业就有37家,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13.4亿元;金桥焊材二期全部建成,年产值超10亿元;去年7月31日正式开园的安源电子信息产业园,从提出设想到正式开园,仅用了一年时间,是萍乡市首家集软件开发、配件生产、整机组装于一体的智能电子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有22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产业园,其中5家已投产,5家正在装修,12家企业等待入驻标准厂房,还有一大批项目正在洽谈。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科科长何江骄傲地说,如今我们不愁没有企业来,而是着急如何加班加点将标准厂房建好。

    新经济在安源的迅猛发展,并非一役之功。除政策扶持外,很大程度得益于安源良好的招商、亲商、安商环境。该区主要领导多次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等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千方百计吸引各路投资者,用千言万语表达出安源敞开胸怀欢迎八方来客的热情,仅2017年全区各级干部外出招商多达70余次。安源招商集中火力对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等绿色、发展潜力大的项目,让优势产业集群效应迅速在安源凸显。

    安源的新动能,还得益于向人才创新要生产力。安源主政者明白,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于是,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星火燎原”人才工程,计划3年内完成“5个100”(即100名专业技术类公务员、100名科技创新人才、100名教育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00名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人才引进培养目标,快速提高安源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面对高端技术人才,则采用发展聚才、真情引智、人才示范引领等柔性方式,成功引进了中科院、华中农大、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的院士5名,博士(教授)51名。同时,依托“院士工作站”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高技术产业聚集地。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博士产业”,吸纳和培育一批自带高新技术的专家、学者来区创业。安源金融小镇的迅猛发展就是一个好例子,短短5个月内吸引了170多家投行、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落户小镇,基金规模超700亿元。

    春天,是安源风景最美的季节,略下的阳光花海、五陂的十里花溪、高坑的玉屏峰,处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迸发出新动能的安源经济同样迎来了最好的风景:到处风风火火,到处风驰电掣,到处风生水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