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江南民居”风采再现 白墙黛瓦留住乡愁
  • “江南民居”风采再现 白墙黛瓦留住乡愁

    时间:2018-03-05 15:56:19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余红举

    3月1日,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地处南昌县向塘镇剑霞村的“江南民居”令人赞不绝口:规划的50栋白墙黛瓦的楼房一字排开,近处是沟渠清水、远处是田园风光。这是剑霞村委托专业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江南民居新户型建设和“相国故里”文化概念而打造的江南民居新风貌。

    搬出老房子

    有800余年历史的剑霞村,近年来环境却“脏乱差”:小学校舍是危房,村民出门就是垃圾堆,打开大门看见的是臭水沟……

    这两年,该村争取了近亿元资金,改变了以前的“脏乱差”。尤其是去年6月推动建设的江南民居,在1月底已经完工,还成了样板,接待省内外现场教学2000余人次。

    “改变面貌,必须有经济基础。”剑霞村党支部书记刘伟平说。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刘伟平申请注册了“向塘”瓜果蔬菜商标,并以商标为抓手成立了剑霞锦绣蔬果有限公司等三家农业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统一把村民种植的瓜果蔬菜收集起来包装加工后卖给超市,给村民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价格。目前,这三家公司解决了剑霞村剩余劳动力600多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上万元。

    “依靠蔬菜种植过上好生活,就必须算土地的账。”剑霞村委会主任吴来宽称,“提高土地利用率摆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个背景下,剑霞村通过政策配套的资金,村集体收入以及个人掏腰包的形式,统一规划设计推进江南民居,将剑霞村的部分村民集中居住,让农民从旧的宅基地搬出来,住上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新房。

    新民居受欢迎

    谈及江南民居,吴来宽说:“民居改造和再生,村委会不能缺位、村民不能缺失、设计师不能缺席。”

    于是,村委会成立指挥部,村民成为理事会“理事”。理事成员之一刘茂世告诉记者,大到村民需要几层楼,当时比较集中的意见是,起码要三层;小到电瓶车停哪里,柴火垛放哪里,我们都充分听取了村民的意见。最终方案是,按照286平方米、260平方米两种户型建设,有宅基地的村民“拆一还一”,面积不够补偿差价1500元/平方米;无宅基地、房屋的剑霞村村民,按照2250元/平方米计算。刘伟平说:“当时,心里没有底,村民也持观望态度,所以选择先期建设50套。”

    如今,50栋江南民居已经建成,从空中俯瞰,就像是一幅江南风景画一样。村民刘仁勇说:“自己去造,这点钱可能不够,也肯定没这么好看。”

    “配套设施全面升级,新房还特别考虑了安全、绿色、环保。”吴来宽介绍江南民居“新功能”:进户门是钢质、防火级别的;雨污水分流排放,可以减少雨天时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提高土地利用率

    看到功能齐全的江南民居,村民们开始坐不住了,盼着建设江南民居二期。

    68岁的刘仁荣,家住剑霞村老街,儿子、女儿虽然都结婚,居住在一个屋子里,他希望第二期拆迁轮到自己,换套江南民居的新房。刘伟平告诉记者,一期效果出来后,很多村民迫切地希望启动第二期建设。尤其是原来因为村里环境脏乱差,把房子一卖了之的离家村民,更是急切希望村里建设第二期,向家乡“回流”。

    南昌县委常委、向塘镇委书记陈伟峰称:“散落的房屋影响的不仅是占地面积,还会影响到整片区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剑霞村此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值得其他乡村进行借鉴。”陈伟峰进一步解释说:“向塘种植的蔬菜占到了南昌市‘菜篮子’的三分之一,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今后,江南民居会开发三期、四期等。房子靓了、环境好了,乡村游也就有了盼头。”刘伟平说,节约的每一寸土地采用“旅游+农业”土地合作开发等形式,所有权仍归村集体,公司提供资金、建设、管理、运营,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实现分红收益。

    本报记者余红举实习生宋思嘉文/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